
文 职业餐饮网 三水
海底捞正在成功复制下一个“海底捞”。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企业有且仅有两个基本职能:一是营销,二是创新”。
继“红石榴计划”推出14个月,海底捞旗下“举高高自助小火锅”已靠着差异化创新崛起成为现象级新品牌。
不到半年时间,“举高高”门店已覆盖9 个省份,落地 50余家,且开一城火一城,武汉首店创下最高11 轮的翻台率、西安西北首店掀起4000 余桌的排队盛况……
据海底捞首席执行官苟轶群在半年度业绩电话会中证实,公司近期推出的新品牌“举高高”自助小火锅为收购项目。该品牌定位人均约60元自助小火锅,由前海底捞员工二次创业孵化而成,此次收购标志着海底捞在多元化布局与内部创业转化上迈出重要一步。
公开信息显示,“举高高”杭州首店选址及门店装修沿用此前“一围肥牛肉小火锅”原址,仅更换品牌标识。天眼查平台资料进一步证实,“一围肥牛肉小火锅”与“举高高自助小火锅”法定代表人为同一人。经行业人士与网友挖掘,该品牌创始人正是知名餐饮品牌“大斌家串串火锅”创始人金斌,由此可推断“举高高”实为金斌团队继大斌家后的又一创业成果。
分析认为,海底捞此次收购既是对前员工创业项目的认可,亦是对高性价比小火锅细分市场的战略卡位。在餐饮行业竞争日趋精细化的背景下,海底捞通过整合成熟团队与模式,有望快速拓展新价格带客群,进一步夯实多品牌运营能力。
在它打破新品牌成长周期,强势增长的同时,也清晰昭示了一个事实:
海底捞的第二增长曲线,已真正诞生!
- 福地西安,正在生产下一个“海底捞”
1997 年的深市,开市锣鼓声落下时,“西安饮食”以餐饮行业先行者的姿态完成 IPO,成为行业内最早上市的企业之一。这家手握11 个中华老字号的企业,不仅用一纸招股书打响了西安餐饮界资本化的第一枪,更让外界真正看清:这座浸透着千年烟火气的古都,是藏着巨大消费潜力的餐饮 “宝地”。
西安,坐拥秦岭天险,它不仅是中国地理南北的分界,更是南北饮食文化交融与分野的见证者。
就在西安饮食登陆资本市场的两年后,一家来自四川简阳的县城火锅——海底捞,带着几分孤勇与质朴,悄然踏进了这座古城。它在西安大雁塔旁支起几张方桌,开出了走出四川的第一家省外门店。彼时无人能够预料,这个从县城走出的火锅品牌,会以西安为起点,点燃一场席卷全国的餐饮传奇。
在这个消费力包容而旺盛的市场,海底捞完成了从区域品牌向全国性品牌的关键淬炼。此后二十余载,它从这里一路开疆拓土,从最初的小店发展为全球超1300家门店的餐饮巨擘。
也正因如此,西安在不少餐饮人眼中,被认为海底捞不折不扣的“福地”。
深植于这座城市的餐饮基因与创新土壤,在这个秋天再次被唤醒。
当“举高高自助小火锅”在西安揭开帷幕,一场久违的消费热情被瞬间点燃。“营业仅一小时,排队已突破200桌”“上午取的号,下午4点才入座”……这样的场景自10月24日开业以来,每天都在真实地上演。开业首个周末,门店外蜿蜒近一公里的等候长龙,成为赛格商场内乃至整个西安商业图景中较为罕见的流量地标。排队突破4000桌的盛况,即便在这个见惯了“人气王”品牌的商场,也足以被称作现象级。

线下的火爆迅速向线上蔓延,形成一场高效且自发的跨平台传播浪潮。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排号实况”“菜品测评”“打卡攻略”等内容如雪花般涌现,迅速占据同城信息流;微博上,“海底捞自助小火锅西北首店在西安开业”话题在短时间内凝聚数十万阅读,将一场门店开业升维为一城消费者的集体狂欢。
这场火爆的景象,不仅再次印证西安这片餐饮沃土蕴含的爆发力,也证明着举高高作为海底捞“创新试验场”的独特价值。
2.日排队4000余桌背后,
举高高用模式革新重塑行业
“越是价格敏感时期,自助模式越容易击中需求痛点。”
经济下行周期力,餐饮的消费逻辑正在悄然重构。街头巷尾的“自助+”浪潮肉眼可见,从烧烤自助到麻辣烫自助、炸鸡自助,几乎都在往“自助化”靠拢。而在这股浪潮中,自助小火锅这个自带 “大众基因” 的传统品类,更是成了品牌必争的高地,杨国福、呷哺呷哺等众多品牌均在悄悄布局。
但另一方面,行业长期绕不开的品质、成本、价格枷锁,也让这些品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大规模扩张。
直到举高高出现,才真正为这块板结的市场“松了土”。
1、价值重构:用”高于其产品“打破品类桎梏
“只有大于等于预期,才能带来持续性复购。”
产品优于行业预期,是举高高带给顾客最直观的冲击。
过去,自助小火锅常常因食材质量低下、菜品不新鲜、产品无特色陷入信任危机,导致不少顾客望而止步。
但在今天,举高高正通过独特的产品组合结构,打破传统小火锅“品类多但品质平庸”的魔咒。它用正大食品+绝味食品等大品牌,夯实火锅产品基本盘,保证产品品质,用明档厨房现烤的披萨在行业内形成独特亮点,更用顾客可自行DIY、时下火爆的大单品甜汤创造差异化记忆点……

最终,通过这套超过预期的跨品类组合,举高高重构了顾客对自助小火锅的价值认知。
2、模式破局:用“价格+服务”双刃剑开辟新赛道
举高高对自助小火锅行业的革新,始于产品,成于模式。
在举高高出现之前,国内自助小火锅的价格带很长一段时间处于20~40元,占比高达30.8%。举高高却以单人59.9元的价格,实现了精妙的卡位,不仅避开了低端价格战的泥潭,又通过极高的质价比,实现了品质与价格的平衡,形成相对稀缺的价格生态位。
另外,不同于以往自助小火锅拥挤的用餐环境,糟糕的服务体验,举高高通过及时收走空盘、为长发顾客提供皮筋等细节关怀,做好服务“最后一公里”,在行业内形成降维打击。
3、动态进化:构建“自我迭代”的深层护城河
相较于可见的产品与服务,举高高最核心的壁垒,在于其嵌入组织肌理的迭代能力。
比如,在门店模型上,它不断迭代更新,像长沙龙湖芙蓉天街店不仅采用木质色调、S形餐台的设计风格,还精心布置了展示柜台,提升顾客用餐体验的同时,整体视觉效果也更高级。

产品上更是更新迅速,不仅联合绝味推出了甜辣鸭脖、甜辣鸭锁骨、甜辣鸭翅尖,还在门店推出了高手炒板栗、高山烤红薯等应季产品,西安首店甚至在试水烘焙大单品现烤戚风蛋糕,应有尽有。

正所谓“真正的护城河,是企业的自我进化速度”,举高高这种持续迭代的能力,让它早已不再是一个静态的商业模式,而是一个能够随市场脉搏不断进化的有机体,最终形成深厚且多层次的护城河,持续为母品牌海底捞加码。
3.举高高,已成为海底捞下一个增长曲线!
在行业集体内卷的当下,从蜜雪冰城到肯德基,绝大多数餐饮巨头都在寻求破局,渴望找到那个能撬动业绩增长的隐秘支点。
海底捞也不例外。自从2024年8月“红石榴计划”推出以来,这家火锅巨头一直在尝试孵化新物种,从烫捞杯到下饭·火锅菜,从鲜切工坊到夜宵店,从甄选店到宝宝餐厅,其始终在寻求超越传统火锅业态的更多可能性。
如今,举高高的强势崛起,无疑在这场战略探索中交出了一份最亮眼的答案。它已不再是一个试验品,而是以清晰的增长逻辑和强劲的市场表现,成为了海底捞实实在在的第二增长曲线。
1、验证了可规模化复制的商业模式
2025年,是餐饮行业极为内卷的一年。
存量竞争加剧、价格战猛烈的背景下,许多头部品牌不得不通过关店、成本优化与外卖业务加码等多种措施“止跌回血”。
但举高高,却反向打造了一个兼具“爆发力”与“可复制性”的优质模型,短短一年覆盖9省份、落地50余家店的“举高高速度”,让它成为了现象级新品牌。
更难得的是,这种跨地域的快速复制能力,正是撬动第二增长曲线最核心的特质。
2、开辟了海底捞未能有效触达的增量市场
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小火锅已成为火锅行业不可忽视的增长力量。
截止9月30日,全国小火锅的门店数,已超5.6万家,约占火锅总门店数的12%,市场规模近千亿,消费规模同比增长30%。
海底捞也在此前布局了小火锅业态,上线了“嗨捞火锅” ,但反响平平。唯独举高高增速迅猛,大有发展之势头。
另外,举高高59.9元的亲民客单价,不仅与传统海底捞相对高客单模式形成鲜明互补,且帮助后者精准切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大众消费市场。
换句话说,举高高为海底捞开辟了全新的战场和收入来源,找到了那片新的增量市场。
职业餐饮网总结:
千年之前,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千年之后,西安成为海底捞新航路的起点。
举高高在西安的成功,印证了德鲁克的另一句判断:“创新是企业家的特定工具。”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它用一场精彩的模式创新,捕捉到行业增长“新风向”。
如同它的名字一样,举高高将在餐饮红海中“举”得更高、走得更远,成为海底捞旗下关键一子。
这艘深入西安的“航母”,已经为海底捞乃至整个行业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