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全民守法需“四方”发力

   2017-08-25 中国食品网3340
核心提示:  国家法治制度体系的建设,系关国家民生大事与社会和谐稳定,是一项长期的国家制度体系建设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
  国家法治制度体系的建设,系关国家民生大事与社会和谐稳定,是一项长期的国家制度体系建设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法制体系制度建设,以法治精神融入民族血脉,以法治文化注入国家内核,以“公平、公正、公开”为行动准则,不断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总言之,要让法治力量深入人心,让守法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和常行之举,需多方共同努力、共同付出。
 
  首先,全民守法,需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其身正,不令而行”,领导干部对于社会风气的引领示范作用十分关键,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法律能不能得到有效遵守,法治能不能得到切实推进,广大人民群众首先把目光投向国家工作人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带头执行,始终怀有对宪法法律的敬畏之心,牢固确立法律红线,做到法权明确,执法有据。
 
  其次,全民守法,需诚实守信这一良好的社会环境。法治真谛,对于全体人民的真诚信仰和忠实践行至关重要,民众法治信仰和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也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支撑,为社会公平正义筑牢法制根基;通过全面深化法制体制改革,破除阻碍公平正义藩篱,大力推进法治文化体制建设步伐,切实为实现公平正义培植深厚的土壤,“公生明、廉生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让广大人民真切感受到法治的暖人阳光。
 
  再次,全民守法,需便捷为民的法律服务路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良法善治,民之所向。法治,历年来是中华民族对社会发展进步的理想探索与社会追求,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新的社会追求,要把权力装入法治的“笼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权力与市场的边界逐渐厘清,社会经济发展活力需进一步释放;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建设法治型政府是依靠法律利剑才能维护百姓的幸福安康。
 
  最后,全民守法,需激发全体人民的法治热情。人民是法治建设的主体,是法治国家的主人,只有人人参与法治建设,人人监督法制建设,才能为法制体系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在法制建设的今天,每一公民都是法治建设的执行者、推动者和受益者,“法治”建设需全民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形成浓厚的法制氛围,让法治权威成为广大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切实为构造繁荣发展、长治久安的良好社会环境注入新的血液。(坝寨乡党政办王智远)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