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切水果,如今在国内一线城市已成为“懒人福音”——不用洗、不用切,十几块就能get多种水果,轻松承包一天的维生素。然而,从超市冷柜到街边推车,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安全隐患暗藏其中,稍不留意就可能踩进健康雷区!
挑鲜切水果,
记住“三看”原则!
1.先看标签:生产日期比“颜值”更重要!
非现场制售的鲜切水果包装上必须有“出生证明”:品名、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上架时间距离切后时间越短越新鲜)。
注意贮存条件(低于5℃冷藏),以及冷藏设备是否满足冷藏条件。
2.看状态:3种情况千万别买!
果肉发黑、褐变:比如苹果、梨切后氧化发黑,可能是加工时间太久;
渗汁、变软:西瓜、哈密瓜出水多,可能是细菌超标或存放不当;
异味、酸腐味:哪怕外观正常,闻到怪味直接丢!
桲, 切, 件, 水果, 落下
3.看渠道:优先选“现切现卖”的正规商家
超市冷柜:选带透明盖、独立包装的,避免敞口暴露
水果店:要求“现场切”,观察操作台是否干净(刀具、砧板无污渍,店员戴手套口罩)
避坑点:路边摊、打折促销的,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产品风险高,别贪便宜!此外泡着“水”的水果,慎选!
水果, 番石榴, 切水果, 厨房
买回家咋保存?
冷藏不超过24小时!
鲜切水果“娇气得很”,保存不当=“细菌培养皿”!记住这2条铁律:
立刻冷藏:回家后马上放进冰箱冷藏室(0~5℃),别放常温!
分开存放:用保鲜膜或密封盒单独装,避免和生肉、剩菜串味,防止交叉污染
最后,如对选购的鲜切水果的质量安全存疑时,可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