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果洛乡村振兴调研团近期到达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开展了聚焦鼠害问题,助力乡村振兴的调研活动。

调研团队抵达玛沁县政府
调研团首先来到玛沁县人民政府,向副县长了解了玛沁县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之后在政府办刘秘书的热情带领下,调研团队前往农牧局了解关于脱贫工作和鼠灾治理更详细的情况。

调研团队向副县长了解相关情况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精准扶贫负责人表示:“扶贫的对象都为老弱病残,真正把钱都花在需要的人身上,政府设置了扶贫资金,由国家拨款,根据“八个一批”进行精准扶贫,另外在每个村都设立了扶贫第一书记,真正将扶贫工作落实到每一村每一户。此外,一些企业,社会团体,慈善机构也帮扶脱贫,为决胜全面小康提供了助力。近年来精准扶贫也呈现出了喜人的成果,返贫不超过2%,返贫率仅为0.8%。”

调研团了解精准扶贫相关情况
牧区负责人就近年来青海出现的鼠灾给调研团进行了详细介绍:“玛沁县有天然牧场1700多万亩,鼠害发生的面积到达了30%,约400多万亩,鼠害区域性爆发,在草原退化地区鼠的密度更大,每年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玛沁县西北部海拔4000~5000米的地区,鼠害更加猖獗。”
调研团了解到,玛沁地区发生鼠害的鼠的种类主要是高原鼠兔、田鼠。高原鼠兔个头大,主要啃食牧草茎叶,田鼠啃食牧草根茎,危害极大,而当地采取的防治措施一般为两种,生物防治和天敌防治。生物防治投放含有生物毒素的燕麦种子做诱饵,破坏鼠的中枢神经致死。而天敌防治是提供鹰架,吸引老鹰居住捕捉老鼠。这两种防治方式都成果显著,只是仍有其局限性,如生物防治只有在枯草期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调研团负责人郝一鸣表示:“聚焦鼠害问题,助力乡村振兴西农学子义不容辞,接下来调研团将把调研工作推进到每个镇,协助解决鼠灾问题,助力乡村振兴。”(通讯员 苏晓州 吕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