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客商云集 鲜果供不应求
4月25日,在德昌县乐跃镇,来自福建的商贩高成一早起来看到天空依然有着零星小雨,担心当天收不够货,便早早地守在冻库那儿组织桑椹货源,争取这天再发货。他庆幸24日抢到了16吨货并发到福建。进入4月下旬,正是果桑大县德昌桑椹盛果期,德昌县境内外地客商云集,一车车装满桑椹的冰冻货车运到全国各地。
进入桑椹采摘季节以来,从事桑椹收购的乐跃镇一家冻库老板王春琼非常忙碌,他是新塘村二社人,经营冻库多年。25日,她讲述今年大量商贩涌入的印象:“去年我家有4批客商,而今年达到10批。客商要货要提前两三天说才能拿到,因为我们也只能排队供货。我是3月19日开始收购,已经一个多月,今年价格比去年高,每天收四五十吨,但都供应不上他们。因为客商太多,我家房子住满了,还把周围的房子租给他们住。”
冻库老板、锦川镇蒲坝村4社谢华健每天都要组织人力收购三四十吨桑椹,安排人员为外地商贩装车。今年他也感觉德昌一下来了好多外地老板,觉得数量是去年的两倍。外地商贩从他这儿把桑椹发到北京、沈阳等地。
大量外地商贩到德昌收购,也带动了一大批经纪人。4月22日,记者在老碾镇马鞍村花生坝河边的桑林里看见一群人在采摘着桑椹。24日,记者看见锦川镇马头村五社朱祥正在村子里收购桑椹,老碾镇马鞍村花生坝的杨吉露开着小货车到田里收购桑椹。像他们这样的经纪人在德昌各地随处可见,他们方便了村民在田间地头出售桑椹,让外地客商及时地收到新鲜桑椹。
大量商贩云集德昌,保证了德昌桑椹的价格坚挺。22日收购价每市斤2.7-2.8元,24日达到3.1-3.2元。因为价格好,果农们个个脸上笑开了花。锦川镇马头村二社的王春华种了4亩果桑,一亩约产3000斤,他算了一下,估计今年鲜果能挣2-3万元。
德昌县蚕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周新能说:“德昌桑椹今年主要销往北京、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山东、陕西、广东、福建、重庆、云南等省市自治区。截至25日,全县销售2万余吨,今年大多的桑椹已经顺利销出。德昌桑椹销售主要靠鲜果。”
多元化的加工与采摘旅游
桑椹常温下保鲜非常难,由此促进当地干果加工渐成产业。德昌数家企业桑椹烘干生产线已经投产。24 日,记者在德昌县唯益农业科技有取胜责任公司烘烤车间看见巨大的烘烤房正在烘烤桑椹。董事长胡宗德介绍:“我们每次烘干大约需要14-15吨鲜果,每次需24小时。我们这一季要用鲜果500-600吨,可烘干果50-70吨。” 农村百余农户自发建起烘干房,一般采用电和煤相结合的现代烘烤房,解决当地鲜果保存难题。锦川镇马头村二社社长王春华今年投资3万多元建起了电和煤烘干设备,2天2夜可烘干鲜果1吨,其比例是约7斤鲜果烘1斤干果。他家的鲜果直接在家中烘干。到24日已经烘烤出几炉,口感很好。除了最初的企业加工果汁外,还有四五家企业能速冻数千吨桑椹。德昌桑椹量大质优,在深加工领域拓展的空间还大。
以采摘桑椹为主题的农业观光旅游也带动了上百吨桑椹的销售。
产业迅速发展带给政府的压力
德昌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因自然条件好,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展蚕桑,这是政府组织发展的县级支柱产业,长期以来各级干部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相关技术员也深入基层指导,农民也是由不接受到接受,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但当时是以养蚕产茧为主。
2007年德昌县开始发展果桑,其产业以政府主导为主,安宁河流域的德昌因为非常太适合果桑种植,市场也看好,农民也能接受,因而发展迅猛。为此该县积极探索“果叶兼用”“三产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 初步形成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发展新格局。 荣誉也接踵而至,德昌桑椹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2015年获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同年被中国蚕学会命名为全国第一家“中国果桑之乡”荣誉。2015年德昌产桑椹上万吨,2016年全县产桑椹2.5万吨。
开初为解决桑椹销售问题,德昌县引进桑椹汁加工企业,并办节宣传促销。但近年来产量猛增,造成桑椹严重滞销。为此政府采取相关补贴,一年要补贴450万元,但问题依然严峻,不少农民倾倒桑椹、或是不采摘任其烂在田间地头,有的农民干脆砍树种植其它。
今年全县已连片发展蚕桑面积6万亩,其中果桑面积达3万亩,投产8000亩,县上预计产3—3.5万吨,是让桑椹烂在田里,还是让农民增收?这问题摆在了县委政府领导的面前。
强势宣推介传破解桑椹销售难题
广东客商邹付波对全国各地桑椹非常了解,他看好德昌桑椹:“德昌桑椹个儿大,味甜,柔软,从全国来看市场前景好。”但酒好也怕巷子深,必须得吆喝,扩大知名度才能卖得出卖得好。
周新能说:“今年因为在德昌县召开了全国果桑产业发展大会,云集了全国知名蚕桑专家学者、加工营销企业代表等226人,德昌县还加大宣传,因而今年客商云集德昌抢购桑椹。”
作为德昌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但仅靠政府补贴销售显然不行,必须要市场化运作。德昌县领导高度重视,决心要把德昌桑椹卖出去。为此德昌县采取多项措施促进销售,第二届全国果桑产业发展大会、2017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分会、桑椹樱桃节、文艺晚会、形象大使选拔、采摘为主题的农业观光旅游等系列活动,强力宣传推介德昌桑椹,加上该县组织众多媒体进入德昌采访桑椹产业,在报纸、电视、网络上进行强势宣传,德昌桑椹品牌影响力非常大,由此引来国内众多客商涌入。至发稿的25日看,虽然销售还未结束,但全面售完已成定局,这破解了困扰德昌德昌多年的桑椹难销问题,农民们也珍惜这政府主导培育的“摇钱树”。
在今天农产品十分低迷的背景下,政府主导的桑椹产业因为健康有序,能供不应求,保证了农民对产业的信心,促进了农民增收,并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发展。
德昌县委县政府并不满足,欲把桑椹做大做强,力争到2020年全县投产果桑面积达5万亩、产量达10万吨,实现果桑综合产值5.4亿元,农户户均售果收入3万元。
(宋明 )
四川省凉山州委外宣办 宋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