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开放条件下须分类保障农产品自给

   2016-08-15 农民日报4890
核心提示:钟钰近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推进,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日益稳固。但不可忽视的是,各种矛盾也在
    钟钰
 
    近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推进,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日益稳固。但不可忽视的是,各种矛盾也在积累聚集,尤其是国外农产品大量进口,对我国粮食安全、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产生了巨大冲击。在实施“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过程中,缓解农产品进口带来的影响已经成为一项紧迫任务。因此,我们要始终根植于我国国情农情的现实基础,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进一步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基,这样才能维护我国负责任、有影响力的大国形象。
 
    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有利于国家安全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经济步入下行区间趋势明显。在此情形下,着力保障主要农产品自给,成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定盘星”“压舱石”。
 
    保障农产品自给是加强国家粮食安全的内在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所以,我们必须保障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避免进口对国内产业造成过度挤压和打压,对保障国内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能建设至关重要。水稻、小麦是最重要的口粮品种,如果这两个粮食品种能保持高度自给,国家粮食安全就有了底气。所以我们要千方百计地确保住水稻、小麦高度自给和绝对安全。
 
    保障农产品自给是促进农民收入安全的重要途径。近两年全国农民增收形势不错,农民收入突破了万元大关。在当前条件下,农业经营性收入依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支柱之一,促进农民增收离不开农业生产的持续增效。目前,不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年收入相当城市中一般白领的收入,使得现代农民成为有知识有技术有吸引力的职业。
 
    保障农产品自给是增强产业安全的现实选择。要想影响、掌握国际话语权,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农产品生产数量,以及一批有影响的加工龙头企业。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大宗农产品特别是粮棉油糖必须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考虑到国际大宗农产品贸易处于跨国公司准垄断的现实,对于这些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保有必要的自给水平,也是增强定价话语权和产业链控制权的重要手段。
 
    保障农产品自给是建设生态安全的客观需要。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技术模式不断集成创新,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产业载体。同时,适当的种植方式与结构有利于涵养耕地,达到提高地力的目的。
 
    有效提升农产品供给水平的政策走向
 
    提高农产品供给有效性,必须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生产。通过厚植发展优势,增强市场配置农业资源能力,破解农业发展难题。
 
    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铸牢粮食安全。千方百计保障稻谷、小麦播种面积,要稳定在8亿亩左右。着力发展东北平原区优质粳稻,逐步扩大江淮地区粳稻生产;稳定东南沿海水稻优势区高档籼稻,控制地下水开采较重的三江平原地区水稻种植面积,退减南方重金属污染地区的水稻种植;到2020年,水稻面积稳定在4.5亿亩,优质稻比例达到80%。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在黄淮海小麦优势区着力发展优质强筋中强筋小麦,在长江中下游小麦优势区着力发展优质弱筋和中筋小麦,在西南小麦优势区着力发展优质中筋小麦,在东北和西北小麦优势区着力发展优质强筋和中筋小麦,减少华北地下水超采地区的小麦种植面积。到2020年,小麦面积稳定在3.6亿亩左右,结合国内供需形势,调减低产的籽粒玉米面积,因地制宜扩大青贮玉米面积,适当发展鲜食玉米。
 
    建立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来加强供给。根据“保障国内基本消费、进口出口大体平衡”的原则,提升新疆棉区,巩固沿海沿江沿黄环湖盐碱滩涂棉区。因地制宜推广转基因抗虫棉和优质杂交棉品种,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单产水平,积极推进棉花生产机械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充分挖掘油料生产潜力,稳定增加供给。对于油料,要重点发展油菜和花生生产,稳定长江流域油菜面积,着力建设长江上游、中游、下游油菜优势区;要稳定长江流域和黄淮海花生面积,因地制宜发展东北农牧交错区的花生种植,解决品种混杂问题。糖料重点稳定广西、云南等甘蔗优势产区,适当调减非优势区,积极发展蔗田套种大豆、瓜类等栽培模式,提高种植效益。棉油糖主要农产品的供给完全依靠国内保全部、保所有,既不现实也无可能,依靠国际市场是必然要求。在利用进口调剂国内余缺不可避免的背景下,要着力增强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主动性,既要发挥进口作为弥补国内供求缺口的重要调节手段,又必须对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的风险进行充分预估、防范,不断完善进口调控体制机制,持续增强贸易活力。
 
    积极转变其他农产品的生产发展方式。协同推进生态文明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可持续发展带动提质增效,实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对于玉米而言,要加快推进全程机械化,支持重大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加快农机农艺融合,达到节本增效;发挥政策资金激励效应,着力加快玉米与其他作物的轮耕轮作。
 
    (作者单位:中国农科院农经所)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