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钱桂林:鲜榨果汁不“鲜榨”问题亟需正视

   2016-04-19 荆楚网5930
核心提示:近日,记者分别在街边饮料店、快餐店、超市等购买了5种鲜榨果汁,将其作为样品送去检测。检测结果显示,5种果汁样品中,只有3种
    近日,记者分别在街边饮料店、快餐店、超市等购买了5种“鲜榨果汁”,将其作为样品送去检测。检测结果显示,5种果汁样品中,只有3种样品含有果汁(其中一种仅含少量),另外2种不含果汁。食品专家表示,事实上,目前饭店和饮品店里销售的各种果蔬汁饮品,多数属于勾兑产品。市面上销售的一扎1000ml的鲜榨果汁,有的成本不到2块钱。(4月17日新京报)

    天气逐渐暖了起来,“鲜榨果汁”销售也火了起来。无论在餐厅吃饭,还是在街边购买饮料,“鲜榨果汁”都以其健康的概念广受欢迎,成为不少人的最爱。其实,这些“鲜榨果汁”相当多的不是真果汁,只是逗你玩儿的“概念股”罢了。

    据食品专家讲,目前市场上很多所谓的“鲜榨果汁”,其实就是使用浓缩果汁、果酱、果汁伴侣、果汁粉之类的复合添加剂勾兑而成,鲜果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实际上大部分是糖、香精、色素、增稠剂等成分。这种果汁营养成分较少,同时由于糖分较高,过量食用会导致肥胖、糖尿病等症状,影响身体健康。

    “鲜榨果汁”之市场乱象,是我国食品安全频发的一个缩影。之所以会这样,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某些商家唯利是图,以假乱真,以所谓的“鲜榨果汁”坑害消费者,牟取暴利。其次,相关职能部门监管缺位,让某些无良商家有恃无恐,致使假冒伪劣的“鲜榨果汁”横行市场。再者,某些消费者缺乏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对“鲜榨果汁”缺少一双警惕的眼睛;同时,在上当受骗后忍气吞声,不懂得及时维权。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让果汁真正“鲜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对商家而言,血管里要流淌道德的血液,做到顾客至上,诚信经营,向社会展示良好的经营和服务形象;对相关职能部门来讲,不能“民不告官不究”,要主动出击、随时亮剑,不让勾兑的“鲜榨果汁”蒙蔽消费者,为消费者创造和谐的消费环境;对广大消费者而言,既要有防范意识,注意识别“鲜榨果汁”之真伪,又要有维权意识,及时向无良商家说不。

    “鲜榨果汁”不“鲜榨”,的确是危及食品安全的大问题,是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大问题,也是妨碍社会和谐的大问题,亟需引起全社会的正视。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