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派、泡芙、曲奇”不得随便叫

   2005-09-22 中国食品网中食网5880
“派、泡芙、曲奇”……这些让消费者看起来一头雾水的外文音译或者是商家自创的食品名字必须有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或等效的名称进行注释,否则,“十一”后,这类食品将不得上市销售。

  “儿子比我在行,知道‘派’就是蛋糕,‘曲奇’是甜味类的饼干”,省城从事金融工作的张先生表示,相比之下,由外文音译的食品名字还算好推断的,现在很多商家热衷于自创外文发音的食品名称。“有回儿子看中了一种叫‘咔咔巧’零食,我一看,原来是种有巧克力味的膨化食品,要是不细看说明,还真不知道是什么”。张先生认为,类似的名称既不会提升食品的档次,又不利于消费者购买。

  据悉,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宣布,10月1日起,《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和《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将正式实施。新标准要求,食品厂家可在标签上使用“新创名称”、“奇特名称”、“音译名称”等,但须在所示名称的邻近部位标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规定的名称或等效的名称。进口食品还必须标示国内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等信息。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