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商务部指出加快制定国际化标准提高国际贸易话语权

   2004-09-26 中国食品网中食网12340
据有关资料显示,由于技术壁垒的提高,今年1~4月份,我国水产品对日本和韩国的出口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19.58%和9.43%,冻鸡出口量比去年减少近一半。业内人士认为,这种下滑速度是少见的。商务部的一项调查也表明,食品土特产和畜牧产品出口行业中有89.7%的受调查企业称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有82%的企业称减少了市场份额,而35%的企业则称被挤出市场。来自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的消息称,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不断制定的更严格和更广泛的标准,正导致中国茶叶出口明显下降。去年,中国农产品因“技术壁垒”而遭受的损失达到95亿美元。业内人士认为,在关税大幅降低、传统壁垒措施大大削减的情况下,越来越细、越来越苛刻的标准成为中国食品和农产品出口防不胜防的隐形障碍。
  虽然近年来我国食品标准化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国际接轨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新标准、新措施不断产生,我国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日前在第十二届中国质量论坛暨我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25周年大会上,商务部部长助理傅自应指出,我国在从贸易大国发展到贸易强国的过程中,必须占据标准化发展制高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以技术专利为基础的产业标准,已经成为控制市场、改变利润结构的重要动力。一方面,标准对科技的转化作用增强,技术标准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另一方面,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增多,技术标准正在成为许多国家保护本国产业的重要手段。
  发达国家致力于本国标准变成国际标准
  在传统产业的发展中,大多是先有产品后有标准,而在现代高新技术领域,则往往是技术标准先行。只有抢先制定新产品的技术标准并使之迅速成为全球公认的“国际标准”,才能有效地占有该产品的市场。可以说,当今世界,谁掌握了技术标准,谁就掌握了游戏规则的主动权;谁控制了国际标准,谁就拥有了开拓市场和提升竞争力的有力武器。傅自应认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标准的开发比产品的开发更具战略意义。将本国标准推向世界并为各国所公认,就可以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优势,先声夺人。
  据了解,多年来,发达国家一直致力于国际和区域标准化活动,不遗余力地把本国标准变成国际标准,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美国大力支持科研人员参加标准化研究开发活动。日本把参与国际标准竞争提高到空前的高度,提出了21世纪“技术标准立国论”。欧盟关于保障欧洲标准作用的体制创新,为实现商品在欧盟内部的自由流通创造了良好条件,提高了欧盟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而目前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标准的国际标准采用率高达80%以上。所以傅自应强调,在21世纪,世界各国对国际标准制定权的争夺,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标准化中的竞争将会愈演愈烈。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存在巨大差距,在激烈的国际标准竞争中,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处于不利的地位。
  标准成为许多国家保护本国产业的重要手段
  傅自应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关税壁垒大幅度降低,配额和许可证管理逐步减少,但技术法规和标准却是有增无减。合理制定和实施技术法规、不断提升标准可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采取合理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特别是采用国际标准和取得国际认证,也是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的重要手段。有研究表明,占世界出口总额1/4左右的出口产品受到了技术法规的影响,全世界出口因此减少了20%左右,其中因技术标准和认证等因素减少的出口相当于出口总额的5%左右。而我国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摩擦增多,表面上看是贸易纠纷,但其实质则是标准之争。商务部2003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日益加剧,2002年我国有71%的出口企业遭遇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39%的出口产品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造成的损失逾17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出口总额的5.2%。




出于:壹食品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