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2003年我国食品市场呈现五大主要特点

   2004-01-16 中国食品网中食网7680
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食品市场的监测分析显示,2003年我国食品市场呈现五大主要特点。

  (一)居民食品类支出保持较快增长,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进一步下降。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目前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已经降到

40%以下。在全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总额中,吃的商品增长14.1%,穿的商品增长11.1%,用的商品增长17. 7%。吃的商品虽增长较快,但落后于用的商品的增长速度。

  (二)副食品消费增长显著,主食消费比重下降。

  2003年,居民食物消费质量进一步改善,表现为主食消费量基本饱和,营养丰富的副食类食物消费增加。据统计,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粮食年消费量已下降到目前的88公斤,肉类、家禽、鲜蛋、水产品、植物油的消费量继续增长,膳食营养结构进一步改善。

  (三)食品类商品供求关系依然呈现买方市场格局。

  根据商务部市场监测司与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600种主要商品 2003年下半年全国市场供求情况进行的排队分析,82种农副土特产品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47种,占排队农副土特产品的57.3%,与2003年上半年相比增加了19.1个百分点;供过于求的商品35种,占排队农副土特产品的42.7%,与2003年上半年相比减少了19.1个百分点;供过于求的不平衡局面进一步缓解。对于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而言,市场竞争仍然激烈;对消费者而言,购物更加从容。同时也表明,市场对农副土特产品等食品类商品结构调整、更新换代、求变创新的要求愈加强烈。

  (四)超市、大卖场成为食品销售主战场,外资零售业巨头大举进占国内食品零售市场。

  2003年,全国各大连锁超市、仓储超市及各大商场超市的食品销售十分火爆,相比而言,传统的集贸市场、商场柜台式销售则显得有些冷清。在超市中购买食品,便于选购,消费者已接受并习惯于这种购物方式。另外,肉、蛋、蔬菜、小包装粮食等也走进大商场,由于大商场的良好信誉,消费者更愿意到商场中购买,这对集贸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冲 击。目前,各地也正顺应这一趋势,推行“集贸市场改超市”,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03年,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零售业巨头在中国各大商业中心城市的扩张十分迅猛,所开店铺多以大型超市、仓储式超市为主,且以食品经营为首选,国内原有的大型食品超市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五)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绿色食品在食品市场已形成主导力量,并继续呈蓬勃发展之势。

  近几年,食品安全已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重视,成为各级政府部门防范整治的重点,居民在食品消费上也更注意安全卫生性。各地纷纷成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北京等城市相继制定了食品市场推入制度,并在今年正式启动。国家也将全面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食品安全工作在全国大范围铺开。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组建了绿色食品专业营销网点和流通渠道,全国“三绿工程”在若干个城市开展了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放心菜”、“放心肉”、“放心食品”明显增多。健康、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在市场上随处可见,并成为百姓餐桌上的“新宠儿”。

  各类食品特别是果品、蔬菜等打出绿色牌,摇身一变身价大增。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