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盒马一款名为“白马王子汤”的果汁饮品在小红书引发打卡热潮。社交平台数据显示,该产品核心关键词笔记浏览量超602万,视频播放次数累计达1.1亿次以上,凭借“蓝绿渐变外观”、“浪漫命名”及“便捷养生”标签,成为年轻消费者追捧的社交新宠。

截至目前,商品页面仍频繁显示“补货中”,话题互动量(点赞+收藏+评论)累计超500万次。其热度背后,折射出当前健康饮品市场的需求变化与行业协同模式的新探索。

一、现象级热度拆解:消费需求与营销逻辑的共振
从社媒内容特征来看,“白马王子汤”的传播焦点呈现明显分层:超60%笔记集中于“视觉颜值+情感联想”,消费者围绕“蓝绿色外观是否吸引”、“浪漫命名是否有吸引力”展开讨论。30%内容关注“健康功能”,如维生素B族、电解质添加是否符合“轻养生”需求。剩余内容则涉及购买体验、场景搭配等实用信息。这种传播特征,与当前年轻群体“既要健康,又要趣味与社交价值”的消费偏好高度契合。
从营销路径看,盒马采用“线上引导UGC+线下场景触发”的组合模式:线上通过官方账号发布颜值短视频,带动相关话题传播,同时联动KOL进行场景化推荐,鼓励消费者分享打卡。线下门店设置试饮区与堆头式陈列,强化视觉冲击。
这种模式并非个例,此前盒马推出的“桂花砂糖橘风味鲜啤酒”、“HPP姜黄生姜柠檬汁饮料”等产品,也均以“健康功能+场景适配”为核心逻辑,在特定周期内实现热度突破,反映出零售渠道对年轻消费需求的捕捉与转化能力。

供应链响应方面,依托“中央厨房+区域仓配”体系,盒马通过实时销售数据调整订单量,与生产商协同优化生产周期,并开通“补货提醒”功能减少用户流失。对比传统商超“爆品缺货即下架”的模式,其响应速度有所提升。
二、产品背后的协同与争议:从配方工艺到市场质疑
“白马王子汤”的产品落地,涉及零售渠道与生产企业的协同合作。公开信息显示,该产品由乐源健康参与研发生产,双方针对18-35岁的目标人群进行配方调试:以山东苹果汁、印尼椰子水为基底,加入低GI的福建红心番石榴汁、青柠汁,将高糖水果占比控制在40%以内。
功能性上,添加烟酰胺、维生素 B1、B3、B6,电解质含量≥300mg/瓶,NFC原汁含量≥99%,定价7.9元/瓶,与英国Innocent品牌2019年推出的“Bolt From The Blue 蓝电奇袭”饮品(4瓶售价超400元)形成价格差,降低消费门槛。

工艺层面,乐源健康宣称采用“4℃低温慢榨锁鲜工艺”,维生素C保留率可提升至85%以上,搭配无菌灌装技术实现无防腐剂保鲜。这一工艺此前已应用于盒马“小吊梨汤”产品,通过“古法慢熬+无菌灌装”平衡传统风味与长保质期需求,体现出生产企业对“营养保留”与“便捷储存”矛盾的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争议声音也伴随热度出现:一是“借鉴争议”,因颜色、核心成分(螺旋藻)与Innocent产品存在相似性,部分消费者质疑品牌的“创新边界”,虽法律层面因配方、工艺差异未构成侵权,但引发行业对“本土化改良与原创性平衡”的讨论;二是产品体验的争议,社交平台有用户反馈对“蓝绿色外观”表示接受度不高,反映出产品在细节与感官适配性上仍存优化空间。

三、行业视角:健康饮品赛道的协同创新与挑战
“白马王子汤”的案例,折射出当前健康饮品市场的两大趋势:一方面,创新模式从“单一产品研发”转向“渠道—工厂协同”。零售渠道凭借会员数据、消费反馈掌握需求端信息,生产企业依托技术积累将需求转化为产品方案,形成 “需求-研发-生产-销售”的闭环。
如,盒马与乐源健康自2019年合作以来,已联合推出“小吊梨汤”“竹蔗茅根马蹄水”等产品,部分获得行业奖项,这种协同模式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背景下,或将成为行业主流方向。从2024年前5个月中式养生水销售额同比增长94.5%的数据上看,也印证了健康饮品市场的扩容潜力。
另一方面,行业仍面临多重共性挑战:其一,“创新边界”的界定较为模糊,如何在借鉴国外产品概念的同时实现本土化原创,避免知识产权争议,是企业需持续应对的问题。其二,健康属性与消费体验的平衡,消费者对“低糖”、“天然”的需求日益严格,产品需在功能添加与口感、健康细节间找到最优解。
未来,健康饮品市场的竞争核心,将聚焦于“需求洞察的精准度”、“技术转化的效率”与“合规创新的底线”。无论是零售渠道还是生产企业,需在捕捉市场热度的同时,正视产品争议与行业挑战,才能实现从“短期爆品”到“长期口碑”的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