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消费提示:理性购买保健食品

   2025-11-04 中国消费者协会3180
  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保健食品已成为众多消费者维护健康、提升生活品质的一种选择。然而,保健食品市场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仍存在部分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夸大功效、非法添加等问题,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甚至威胁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
 
  为引导广大消费者科学、理性、安全地消费保健食品,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以下几点。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

  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保健食品》(GB16740),保健食品为声称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
 
  由此可见,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
 
  明辨真伪

  科学选购
 
  合法的保健食品外包装上必须有市场监管总局(或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蓝帽子”标志及批准文号。
 
  保健食品产品注册备案信息可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http://www.samr.gov.cn)查询,输入批准文号,核对产品名称、生产企业、保健功能等信息是否与实物一致。这是辨别产品合法身份最直接、最权威的途径。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 非营养素补充剂(2023年版)》规定,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只限定为24项名称。
 
  1.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2.有助于抗氧化;
 
  3.辅助改善记忆;
 
  4.缓解视觉疲劳;
 
  5.清咽润喉;
 
  6.有助于改善睡眠;
 
  7.缓解体力疲劳;
 
  8.耐缺氧;
 
  9.有助于控制体内脂肪;
 
  10.有助于改善骨密度;
 
  11.改善缺铁性贫血;
 
  12.有助于改善痤疮;
 
  13.有助于改善黄褐斑;
 
  14.有助于改善皮肤水分状况;
 
  15.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
 
  16.有助于消化;
 
  17.有助于润肠通便;
 
  18.辅助保护胃粘膜;
 
  19.有助于维持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健康水平;
 
  20.有助于维持血糖健康水平;
 
  21.有助于血压维持健康水平;
 
  22.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
 
  23.对电离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作用;
 
  24.有助于排铅。
 
  超出以上范围的功能宣称均违反该规定。
 
  任何宣传保健食品能“根治”高血压、糖尿病,“攻克”癌症,“替代”胰岛素等说辞,均属违法虚假宣传。
 
  患病还需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切勿用保健食品替代药物而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
 
  保留消费凭证

  维护自身权益
 
  优先选择信誉良好的大型商场、超市、连锁药店或资质齐全的线上官方旗舰店。对无固定经营场所、电话推销、个人兜售等方式要保持警惕。
 
  向商家索要凭证
 
  购买时务必向商家索要发票或购物凭证,并妥善保管。凭证上应注明购买商品的具体名称、规格和价格。
 
  可向消协组织投诉
 
  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首先与经营者沟通协商,提出合理诉求;若协商未果,可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向消协组织投诉,或拨打12315热线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遇犯罪,立即报警
 
  如遇涉嫌诈骗、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等严重违法犯罪行为,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健康源于均衡的膳食、
 
  规律的作息、适量的运动和愉悦的心情
 
  保健食品仅是健康管理中的一环
 
  请勿将其神化
 
  更不应将其作为健康的唯一寄托
 
  让我们共同树立科学的健康消费观
 
  擦亮双眼,理性判断
 
  做一个明明白白的消费者
 
  守护好自己的健康与钱袋子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