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进口前资质审核
(确认“谁能来”)
境外生产企业注册
调味品想进入中国,其海外的生产企业必须率先获得中国海关注册,这是首要的“敲门砖”。通过海关总署【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信息】系统可以查询获准企业状态,确保进口调味品的注册有效。
进口商备案
同时,国内的进口商须通过“单一窗口”或“互联网+海关”完成备案,其信息可在“中国海关企业进出口信用信息公示平台” 查询,确保责任可追溯。
02
申报时单证审核
(提交“身份证”)
货物抵达前,进口商需通过“单一窗口”向海关如实申报,并依据规定提交一套核心单证,接受符合性审核。所需单证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基本贸易单证:如合同、发票、装箱单、提单等。
产品清单:需列明品名、品牌、原产地、规格、数/重量、生产日期(批号)等,确保所有信息与申报内容一致。
合规中文标签:预包装调味品必须备妥符合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中文标签样本。
检测报告:仅在海关总署发布警示通报或相关文件中有明确规定时需提供。
重要提示:如进口调味品涉及植物检疫监管,需根据监管规定提供动植物检疫证书。
海关对申报单证进行审核,若发现境外生产企业未获注册、产品不符合准入要求或其他异常情形的,该批货物将可能被判定为不合格,需作退回或销毁处理。
03
到港后查验与检测
(接受“全面体检”)
货物抵达口岸后,将接受海关检查。
现场查验
海关关员会现场检查产品数重量与申报是否一致、包装是否完好、标签是否规范、产品感官性状是否正常等。
实验室检测
海关会按照布控指令对进口调味品进行抽样送检,验证其是否符合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海关依据进出口商品检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进口食品实施合格评定。进口食品经海关合格评定合格的,准予进口。
04
放行后后续监管
(落实“监管闭环”)
即使通关上市,监管也并未结束。进口商必须建立进口与销售记录,承担主体责任。一旦发现产品存在风险,必须立即召回并向海关报告,形成管理的闭环。
日记结尾
从海外的生产线到家庭的厨房,一罐进口调味品的旅程,体现了海关依法依规对调味品从源头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正是这套严谨的体系,在为我们引进全球风味的同时,牢牢守护着“舌尖上的安全”。
供稿:进出口食品安全处、沙田海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