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消费者的你
在货架上看到产品时
对于产品生产过程是不是有点好奇呢?
逛超市时拿起酱牛肉会不会犹豫“这肉干净吗”?
选香肠会不会纠结“生产时卫生吗”?
其实,2024年9月6日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熟肉制品生产卫生规范》(GB 19303-2023),早从生产端给咱们的熟肉制品“上了保险”。
该标准规定了熟肉制品生产过程中原料采购、加工、包装、贮存和运输等环节的场所、设施、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以保证熟肉制品最终安全合格出厂。
1.你爱囤的酱卤、香肠,
生产环境先过“严苛关”
买熟肉制品最担心“车间脏”?这个国标早把生产环境管得明明白白:
工厂不能建在垃圾场、化工厂附近,先保证周边对食品没有显著污染,要从源头杜绝“环境脏”;
车间还要合理划分为原料仓库、加工车间、包装车间等,像你爱吃的酱牛肉,生料、熟料和包装好的成品不能混放,避免交叉污染;车间地面、墙面都要用容易擦干净或消毒的耐用材料,防止异物等掉进肉制品里。
2.你关注的“肉新不新鲜”,
原料端有“双保险”
挑熟肉制品时总怕“用了不新鲜的肉”?国标直接卡死原料关:
不管是做香肠的猪肉,还是酱牛肉的牛肉,都得有正规动物检疫证明,猪肉还应具有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原料不能用于生产;
调味用的盐、酱油,也得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不能用过期、劣质辅料,你吃到的每口咸香,背后都要有合格原料在支撑。
3.你常忽略的“细节”,
其实都有标准盯着
怕“没煮熟”?像卤肉、烤肠、发酵火腿的加工温度、湿度和时间都有精准要求,既要保证熟透,又不会煮太老而丢失营养,你咬到的每口软烂,都要算好温度、湿度和时间;
怕“包装不卫生”?装肉的包装得是安全无毒的材料,还要能防潮、防氧化。你买回家放冰箱,这样才不用担心包装漏了、产品变味;
怕“买着不合格品”?每批熟肉制品出厂前都要检测微生物、理化等指标,只有合格才能上架。你拿在手里的产品,必须经过“层层考试”。
4.囤货时的“贮存顾虑”,
国标也想到了
咱们喜欢一次多买几包熟肉制品囤着?国标早给贮存定了规矩:
需要冷藏的香肠、盐水鸭等,仓库温度必须按照相应要求达标;
仓库里的熟肉制品还得“先进先出”,这样才能不用担心买到积压太久的产品,囤货时更放心。咱们平时买的每一口,从车间环境到原料、加工、贮存,都有GB 19303这个“隐形卫士”定规矩、在把关。
通过国家标准系列解读
揭秘了熟肉制品上市前的层层“安全密码”
大家选购酱牛肉、香肠等时
就了解这些美味背后
原来藏着这么多安心的标准啦
供稿:食品生产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