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市场监管总局出台食安新规,连锁餐饮管理难题能否迎刃而解​

   2025-09-30 中国食品网5600

9月28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餐饮服务连锁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简称《规定》),针对连锁餐饮总部管理缺位、门店风险频发问题,通过明确责任、细化管控、分级监管,筑牢食品安全“全链条防线”。

近年餐饮业连锁化加速,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显示,2020-2024年连锁化率从15%升至23%,门店超50万家,日均服务3亿人次。但扩张中,部分总部重收授权费、加盟费,对门店食材采购、后厨卫生等“宽松软”,多地曝出“食材过期”“后厨脏乱”等问题,损害消费者权益与行业公信力。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总监孙会川直言:“连锁企业不能只开店不管店、只收费不担责,更不能出问题推诿,需扛起食品安全责任。”

结合连锁餐饮“覆盖广、链条长、影响大”特点,《规定》从五维度破局:一是明确连锁定义,以“统一品牌、供应链、运营、食安管控”的“四统一”模式判定,解决监管对象模糊问题;二是要求总部按营收比例投食安资金,用于溯源、培训等,资金不足致问题需担责;三是细化总部、分支机构、门店责任,杜绝推诿;四是要求总部制定全流程规程,用“互联网+明厨亮灶”实时监控;五是按门店数分级监管,500家以上由省级监管,100-500家由市级,100家以下由县级。

法律责任上,《规定》列明12类违规情形,总部若以合同甩责,将被责令整改并罚2万-10万元,情节严重者约谈公示。

尽管《规定》为连锁餐饮食品安全划定了清晰红线,但企业在落地合规要求的过程中,仍面临成本与管理的双重现实困境。从行业调研数据来看,2024年连锁餐饮企业平均利润率较2020年下降3.2个百分点,其中成本压力与管理内耗是核心诱因。

在人力成本方面,连锁餐饮的“厨师依赖症”尤为突出。一名熟练中餐厨师月薪普遍在8000-15000元,部分高端菜系厨师薪资更高,且受职业特性影响,厨师流动性年均达25%以上。频繁换厨不仅导致门店菜品口味波动(同一道菜不同厨师制作的口味差异率超30%),更增加了招聘与培训成本——企业为新厨师适配品牌标准化流程,人均培训成本约2000元。同时,后厨辅助岗位(切配、洗碗等)用工短缺问题加剧,一线城市后厨普工月薪已涨至5000-6000元,人力成本占比从2020年的22%升至2024年的28%,成为企业最大支出项之一。

能耗成本同样不可忽视。传统明火灶台热效率仅30%-40%,燃气浪费严重;后厨冷藏设备24小时运转,却因缺乏智能调控,空柜运行、温度超标等情况频发。数据显示,连锁餐饮后厨能耗占门店总能耗的65%,部分品牌单店月均能耗成本超1.2万元,且难以通过传统方式实现节能优化。

成本的高企使得大量连锁企业铤而走险,精简管理成本、弱化食安管控,导致总部管理缺位、门店风险频发等问题层出不穷。若不从源头上解决高成本问题,《规定》很有可能沦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一纸空谈。

此外,《规定》要求连锁企业实现“统一运营标准、统一食品安全管控”,但在实际管理中,标准化落地却面临多重阻碍。一方面,中餐制作的“经验化”特性与标准化存在天然矛盾——厨师对火候、调料的主观把控,导致同一菜品在不同门店、甚至同一门店不同时段的出品差异明显。某连锁川菜品牌曾因“北京门店麻婆豆腐偏咸,上海门店偏淡”收到大量投诉,品牌形象受损;另一方面,总部对门店的标准化执行监控滞后,传统模式下需依赖月度/季度人工巡查,不仅耗时耗力(50家门店巡查需投入3-5人团队,周期超10天),且难以发现实时问题,等巡查发现违规操作时,可能已产生食品安全风险。

数据协同能力弱则加剧了管理内耗。多数连锁企业的门店运营数据(销售数据、食材库存、能耗数据)与总部系统脱节,门店需人工填报数据,再由总部汇总分析,整个流程至少滞后24小时。这种滞后性导致总部无法及时调整采购计划(如某门店某菜品热销却缺货,总部未能及时补调)、无法精准管控库存(食材积压或短缺),更无法结合销售数据优化食品安全风险管控(如某类食材滞销易过期,却未及时预警)。此外,部分门店为“应付”总部检查,还存在数据造假情况,进一步削弱了管理有效性。

针对连锁餐饮企业的成本痛点与管理难题,炒菜机器人成为了新的解决思路。以芯厨师炒菜机器人为例,芯厨师推出的AI炒菜机器人及专为连锁品牌开发的智慧门店管理系统,一方面通过搭载先进的自研AI控温算法,精准复刻大厨的火候、配方与手法,实现菜品还原度高、出餐效率快、设备稳定性强,有效解决餐饮行业面临的人力成本高、出品不稳定、厨师管理难等问题;同时通过智能运营体系串联各连锁门店,实现门店经营状况、设备状态、标准菜谱等统一实时监督,优化跨店管理工作,构建“降本增效+合规保障”的一体化解决方案高度契合了《规定》中“强化总部管控、落实标准化”的要求。

wechat_2025-09-30_213443_241.png

此外,芯厨师AI炒菜机器人从源头解决人力与能源成本高企的问题:芯厨师AI炒菜机器人采用电磁加热技术,热效率达90%以上,较传统明火灶台节能78%;无需专业厨师,普通店员经1小时培训即可操作,可替代2-3名后厨人员(含1名厨师+1-2名切配工),单店年均人力成本可降低15-25万元;通过精准控温(控温精度±1℃)、定量投料(调料误差≤2g),实现菜品口味标准化,不同门店、不同批次出品的口味一致性达99%以上,彻底解决“千店千味”问题;同时,机器人内置智能投料算法,可根据实时订单量自动调整食材用量,结合余料回收功能,将食材损耗率降至3%以下。

专为连锁品牌开发的智慧门店管理系统,则打通了“总部-分支机构-门店”的数据流,实现管理效率与合规水平的双重提升目前,已有余家连锁餐饮品牌(涵盖快餐、正餐、火锅等业态)引入芯厨师智慧方案,实施后企业平均人力成本降低22%、食材损耗率降低65%、管理效率提升75%,实现了“降本增效”与“合规经营”的双赢,为连锁餐饮企业在新规下的稳健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f0fa790d63d54342b29abe0ff1b14e43.png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