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老年朋友希望通过保健食品调理身体,但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宣传容易让人迷失方向。尤其对于保健食品,更需要警惕虚假宣传和消费陷阱。这份指南有助于老年朋友和家属们精准辨别,科学消费。
一、老年人常见消费误区
(一)轻信“神效宣传”。不法商家常利用老年人渴望健康的心理,夸大保健食品功效,宣称“根治糖尿病”“告别高血压”。实际上,保健食品只能辅助调节身体机能,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
(二)情感诱导消费。一些销售人员打着 “关爱老人” 旗号,频繁上门嘘寒问暖,组织免费旅游、体检活动,用亲情牌让老人放下戒备,最终高价购买无效产品。
(三)跟风购买。看到邻居、朋友购买某款保健食品效果“不错”,就盲目跟风。但每个人身体状况不同,适合他人的产品不一定适合自己。
二、认准“蓝帽子” 规范服用
“蓝帽子”是保健食品的专属标识,认准它是选购的第一步。包装上必须标注清晰的批准文号。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http://ypzsx.gsxt.gov.cn/specialfood/#/food),输入产品名称、批准文号查询详细信息。老年朋友可以结合自身需求,科学选购。保健食品不能代替一日三餐,也不会在短时间内产生神奇效果。一定要按照说明书的剂量和方法服用,不要随意加量。
三、选择正规渠道 避免风险
建议老年朋友到正规药店、大型商超购买保健食品,或者通过品牌官方旗舰店网购。避免在街边推销点、微信群、直播带货等渠道购买,这些地方的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售后维权也困难。购买时,一定要保留好购物小票、产品包装等凭证,方便日后维权。
四、家人关爱 共筑防线
子女和家属要多关心老人的健康需求,帮助老人分析健康问题。遇到可疑的保健食品推销,要及时提醒老人,避免上当受骗。鼓励老人多参与社区组织的科普活动,学习保健知识,增强防范意识,共同守护银发健康,让保健食品真正成为健康的助力。如发现可疑产品,可拨打12315咨询投诉,及时化解购买消费中的疑惑。
保健食品不是药
看清认准小蓝帽
来源:特食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