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警惕春日野外“杀手”:毒蘑菇

   2025-04-29 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924860
  春雨浸润山林
 
  一簇簇野生蘑菇悄然破土
 
  它们或洁白如雪,或身披彩衣
 
  看似自然的馈赠,实则暗藏“致命陷阱”
 
  “五一”假期临近
 
  小市提醒广大市民
 
  出门在外,切勿采摘、购买、食用野生蘑菇!

  一

  毒蘑菇可鉴别吗?
 
  毒蘑菇较难鉴别。
 
  我国蘑菇种类繁多,超过3.6万种。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种,但毒蘑菇也达480多种,其中含剧毒可致死的蘑菇有40多种,极难分辨。
 
  人们常常认为颜色越鲜艳的蘑菇越有毒,这种说法是不可靠的。譬如,外表鲜艳漂亮的橙盖鹅膏是著名的食用菌,而通体雪白的鹅膏菌却是致命的“白毒伞”。
 
  所以,目前还没有简易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的科学方法,而依据民间流传的“经验”,也并不能保证避免误采误食野生毒蘑菇。
 
  二

  如何避免误食中毒?
 
  牢记“三不”: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菇!
 
  01不采摘!
 
  踏春郊游期间,市民朋友们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山林、路边的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
 
  02不购买!
 
  勿在路边摊贩处购买蘑菇,对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
 
  03不食用!
 
  为避免引发食源性疾病,应慎食野生蘑菇。集体聚餐、旅游时不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确保饮食消费安全。
 
  三

  食品生产经营者

  应注意些什么?
 
  “三不”口诀: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采集采购、生产加工、经营销售等环节,应做到不采集、不加工、不经营不认识的蘑菇,应确保在加工、经营的蘑菇中,没有混入有毒蘑菇。
 
  四

  如果不慎毒蘑菇中毒怎么办?
 
  不同种类的毒蘑菇所含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症状也不同。野生蘑菇中毒的表现有:胃肠中毒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肾衰竭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光过敏性皮炎型等。其中,胃肠中毒型最为普遍,肝脏损害型致死人数最多。
 
  一般误食毒蘑菇后,最短可以在10分钟、最长在6至12小时后发病。如果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中毒症状,应马上催吐,并立即送医。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