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三鹿奶粉事件是政府公信力的试金石

   2009-01-12 中国食品网中食网5350

    三鹿问题奶粉事件余波未了,它所带来的教训和反思也成为今年河北省“两会”代表委员们热烈讨论的话题。河北省代省长胡春华说,河北将吸取事件的惨痛教训,加大对奶业发展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尽快恢复奶业生产规模,重振河北奶业(新华网石家庄1月10日电).

    “三鹿奶粉事件”的本质不仅仅是不法企业的诚信丧失、谋财害命,而更有政府公信力的丧失和政府监管的失职。无论管社会诚信是否丧失,政府的诚信不能丧失。政府的职能注定了它是规则的制定者、实行者、监督者,而不能仅仅靠企业的自制力。

    企业的自制力、诚信是企业生存的法宝,但有些企业并不信奉这样的通行的生存法则,而是钻钱眼的效益至上。以次充好、图财害命、大量添加违法违规的添加剂,是比较常见的不法发财手段。而政府的职能就是鉴别优劣,抑制不法生产商的违法行为,堵塞市场各个环节的漏洞。

    可惜,担负市场监管职能的政府部门却被各种各样的“潜规则”所包围。南京江宁区某玩具厂有“维护费”,某地燃气公司有固定的“政府维护费”,那么,这些“维护费”到底是干什么的呢?维护官商之间的共同利益的“潜规则”.“维护者”得利益,那就是公开的制假贩劣,“被维护者”更得利益,手中的权力就是金钱,倒霉的就是消费者。

    “两会”代表委员的“反思”是件再好不过的事,但是,委员们可不可以不反思而将监督职能前置?政府部门是天然的监管者,即便是代表委员不一样担负着监督政府、考察市场的职能吗?一包奶粉,生产过程中被添加了大量的三聚氰胺,从非法奶农到生产商都知道是通行的“潜规则”,政府官员“不知情”,代表委员“不知情”,难道肾结石的婴幼儿患者所敲响的警钟不能震动代表委员政府官员的耳膜?

    重庆有“容错机制”,河北有“惨痛教训”,不知道这是不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问题”?也不知道河北石家庄相关责任官员可不可以被“容错”?有多少假冒伪劣官商勾结的不法行为假改革的旗号而行?其实这根本就不是摸错了石头跌进了河的问题,而是政府监管失职甚至官商勾结为某个地方谋不法之利的问题。

    谁都不愿看到痛哭流涕甚至痛不欲生的“反思”,因为有些反思是“鳄鱼的眼泪”.当一个地方因为一个商业事件而诚信倒塌的时候,比“反思”更重要的是“去腐”.剔除官商勾结的腐肉,整顿市场监管秩序,形成法律的震慑,这恐怕才是当务之急。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