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提醒!这道“鲜美”的时令家常菜~这几类人应慎食!

   2020-05-11 中国质量新闻网4740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竹笋作为竹子的嫩芽,自古以来被视“菜中珍品”,无论凉拌、煎炒还是熬汤,鲜嫩爽口,清香溢鼻。
 
  竹笋的营养成分
 
  从营养学分析,竹笋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等。每100g鲜竹笋约含蛋白质2.6g、碳水化合物5g、纤维素0.9g、钙9mg、磷64mg、铁0.5mg,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含量可比一般的蔬菜含量高。而且,竹笋的蛋白质比较优越,人体必需的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以及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谷氨酸和有维持蛋白质构型作用的胱氨酸,都有一定的含量,可谓是优良的“保健”蔬菜。
 
  竹笋虽美味但有些人得慎吃
 
  竹笋虽味美,但正因为竹笋富含大量粗纤维、草酸和鞣酸这类难溶性物质,食用过量,容易损伤胃肠黏膜,可能出现消化不良、腹胀、反酸嗳气等不适。
 
  哪几类人群应该少食或禁食竹笋?
 
  1
 
  老人、小孩及大病初愈者
 
  老年人肠胃虚弱,应以软烂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吃竹笋会增加胃肠负担;小孩肠胃娇嫩,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长期食用竹笋会引起消化不良;大病初愈者,由于消化功能未完全恢复,应尽量少吃笋。
 
  2
 
  过敏体质者
 
  如患有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等,不宜多吃。对竹笋过敏的人禁食。
 
  3
 
  有胃肠道疾病者
 
  平时吃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就容易拉肚子或有慢性胃炎的人,不宜多吃。而已经检查出患有胃肠疾病的,如消化性溃疡、食管炎、炎症性肠病、胃肠道息肉、胃肠手术后等患者,禁食。
 
  4
 
  肝硬化者
 
  肝硬化患者往往还并发胃底食管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肠病等病症,尤其是胃底食道静脉曲张者,尽可能禁食。否则极易引起消化道大出血,死亡率极高。
 
  5
 
  脑中风、心血管疾病患者
 
  这类患者往往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等抗凝药物,这类药物本身对胃粘膜有一定的损伤,若长期进食竹笋等食物,极易引起溃疡、出血等。还有服用非甾体类镇痛药、活血祛瘀中药或中草药等人群,应尽量少食。
 
  少食人群应该如何吃笋?
 
  1
 
  用清水浸泡、煮开、沥干
 
  其实烹饪方法很关键,既然伤胃的成分是草酸盐成分和粗纤维,那可以先把切好的笋块或笋片尽量用清水浸泡、煮开、沥干,这样可以去除部分草酸盐。
 
  2
 
  把笋烧熟
 
  在进行烹饪加工的时候,最关键是要尽可能把笋烧熟到烂透。因为在反复加工过程中,草酸钙氧化成对胃粘膜影响很小的碳酸钙和氧化钙,粗纤维的结构也会发生改变,这样对胃的影响可以减到最小,当然味道也会有所差异。
 
  挑选竹笋有“四看”
 
  1、看笋壳:嫩黄为佳,其笋肉特别鲜嫩。
 
  2、看笋肉:颜色越白越脆嫩,黄色次之,绿色较差。
 
  3、看笋节和笋体:节与节紧密连接的春笋,肉质更细嫩。
 
  4、看笋体:蔸大尾小的笋肉多壳少,且味道尤为脆甜鲜嫩。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