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郭传杰:新科技革命背景下食品行业可借鉴三种模式推动创新

   2019-11-18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154850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11月18日讯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于11月13日在武汉举办,在同期与中国经济网共同举行的“中国食品企业家与科学家对话活动”上,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原会长郭传杰表示,在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产业创新将以三种模式推进,而对食品行业来说,这三种模式值得借鉴。
 
  由于科技创新的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当前社会正处在一个科技大变局的节点上。郭传杰认为,科技革命将从“从无到有,创造全新产业”、“给传统行业赋能,对制造业改造、转型、升级”、“以大数据、云计算、AI为核心要素,重塑行业生态,提高全行业的效能”三种模式推进产业创新。
 
  如何实现对传统行业的改造升级?郭传杰认为,谁抓住变革的苗头比较早,谁就能活得好。“比如说大家原来都非常熟悉柯达、上世纪全世界70%左右的胶卷产品都是柯达的,但他们漠视了数字变革的机遇。到2012年,曾经强大的柯达宣布破产,但重视数字革命的富士还有100多亿的产值。出现这个局面,就是因为柯达只看到眼前的优势,没看到发展的趋势。”
 
  那么,对一个行业来说,究竟该如何实现创新?郭传杰提出了几点建议。
 
  去年,我国有202家独角兽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但在创新方面,这些独角兽模式更多是在商业模式上创新,真正靠技术创新的很少。“产业创新要注意在创新源头、创新转化、创新生态这三个环节全面发力,不能只在一个方面创新。”
 
  “现代生活中的大量消费场景已经被数字技术联通,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数字化、网络化。”郭传杰提到,比如去购物、就餐,到哪个店,实际上多是基于大数据的引导。他认为,将来支持生产的异地设计、就地生产的协同化生产模式将被广泛接受和采用,精准供应链管理正在打造新的产业价值体系。
 
  同时要注重为消费者创造新的市场。“实际上我们以前也是以消费者为中心,但多是消费者需要什么就满足什么。现在除此以外,还要去考虑引导和创造消费者需要的需求。”郭传杰说,这在食品行业中的机会非常多。
 
  “前几天,人造肉在上海进博会上亮相。据说,它跟普通肉做的汉堡没有太大的差别。最近,《麻省理工评论》已经把它作为2019年十大技术突破之一,这个东西将对食品行业影响很大,就像当年人造合成纤维对棉织品的影响一样。”郭传杰认为,对食品行业来说,当前首先要抓住发展机遇,产学研紧密携手,加强有应用前景原创性研究。同时从食品文化入手,发展现代化特色食品。注重产业平台联手,将大数据、人工智能高新技术渗入到行业的各个方面。最重要的是,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满足人们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的需求。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