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言:
第一次见到芳姐,那是在一次聚会上,她拿着话筒正在慷慨激昂的发表演讲。
“我觉得女人不应该只是相夫教子,而是要活出自己.....”
听到这,让人不自觉地想站起来,走过去看看到底是哪路神仙下凡?
后来芳姐跟我说,她经常这样到处演讲,为的就是,帮助更多被传统思想禁锢的女性。
而这些女性大多来自,潮汕。
我的初心来自于我的“叛逆”
芳姐出生自潮汕饶平,作为70后的她从小就深知女性在家庭的地位,是如何的不受尊重。
“我小时候,家里姐妹比较多,所以在村里会经常被欺负。当时的我不明白,为什么生女儿多就要受到这种待遇呢?所以,这颗种子就在我心里扎根,我从小就希望,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我可以为我爸妈争取一点荣耀,争取让他们过的更有尊严。”芳姐说道。
说起潮汕这个地方,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重男轻女”,这个标签应该从很多潮汕人小时候也有过感同身受。笔者之前认识的一名90后姑娘,说起小时候回乡下的时候,看到公路上的标语都是“妈妈别再生了,我要读书”、“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能做贡献”等等,这些看似荒诞却又现实的标语,就是如今我们所说的标签。
芳姐说:“小时候经常有把姐姐送到亲戚家换男孩回来的家庭,女儿换儿子回来,想让家里男丁多点好,不会受欺负,劳动力多。”
骨子里有股傲气和倔强的芳姐,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长大,不仅没有被传统思想禁锢,反而用自己的方式,跟爸妈争取了读书的权利。
众人眼里“离经叛道”的
<大潮汕姿娘>平台
“做这个平台我已经做了两年了,其实说起做这个平台,是有心酸的。因为我这个平台的建立触动了某些人的敏感神经。”
芳姐所说的敏感神经,就是部分还在传统思想“海洋”里“遨游”的潮汕家庭妇女。芳姐说,这些女性会觉得她做的这个平台,就是在讽刺她们,感觉像是中箭一样,戳中了她们的要害。
“包括我身边的朋友也有在说:不要那么高调啦,搞这个干嘛呀,我们潮汕女人这么多代人了都是这么过来的,你何苦去折腾?”
是啊,既然被戳中了要害,当然不想面对,这些被传统思想禁锢太久的潮汕女性,大多时候希望是“习惯成自然”,甚至用“理所应当”来麻木自己。
更让芳姐感慨的是,在做这个平台的时候,男士反而没有那么强烈的反映。
她也很感恩<大潮汕姿娘>平台已获得越来越多潮汕女性的支持,更可喜的是发现潮汕许多男士也在关注,有默默关注的,也有朋友圈公开支持的。
失去了“反抗”、呐喊的能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同化,从而去影响下一代。
<大潮汕姿娘>其实就如同芳姐说的,只是一个呐喊的平台,一个为自己而活的发声地。
在压抑的环境中,人们都是渴望活出自己的,这是一个无关男女的心声。
不是女强人,是强女人
相信很多人对一个成功女人的定义,都是女强人。
这个人设从古自今,都会被各种过度解读。
比如,一个拥有事业心的女人,就绝对无法兼顾家庭一样。所以,在潮汕部分女性会从小被教育“年龄到了就要去结婚生子”、“读那么多书干嘛,早点出来赚钱养活家里”、“反正以后都是要嫁人的,做什么事业”......
芳姐说“我对自己的设定就是一个强女人,从一个程度来讲,我觉得女人的一生可以分为两部分:家庭&事业。从某方面来讲,家庭是应该放在首位的,后面才是事业。因为女人要完美,就要经过结婚、生孩子、家庭、事业。而这只是每个女人的人生经历,并不是被要求着必须去做的、违背意愿的事”。
“在刚刚创业的那几年比较辛苦。那时候家庭的顾虑是比较少,我在这里是非常感谢我的先生,他理解也很支持我创业!帮忙做家务,对孩子的教育也齐心协力!而我对孩子来说更多的是给他一个“爱拼才会赢”的潮汕人形象。虽然很忙,但我也有对孩子的陪伴,我一般是周末两天。我就会给他炒菜煮饭,因为我本身是做点菜系统的嘛。本身对美食就比较热爱,所以我对做饭做菜还是颇有研究的。”
说到家庭的时候,芳姐脸上是幸福的,这份真实的幸福来之不易,承载着芳姐的青春、拼搏和坚强。
对比起当年她母亲连吃饭的时候都不能跟他们同桌的不平等对待,芳姐用时间和行动证明了,所谓尊重,是需要靠自己去争取的。
用微弱的力量发出最响亮的声音
芳姐说,她对<大潮汕姿娘>最大的期望就是,就是让更多的潮汕女性实现能够经济独立,能够走上更多的更高的职业平台,同时学会爱自己,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利。
潮汕女性应该是一个优秀的、新时代的标签,而不是维持在传统。但也不是说完全否认传统,可以保留潮汕女性那种贤惠、能干的传统美德。但是我们必须跟着时代走的,因为时代的车轮一直都在滚滚前进,稍微不跟着前进就会被时代淘汰掉。
所以芳姐跳出来了,虽然如她说的,她的个人力量很小,但她仍然用微弱的力量去发出她最响亮的声音,能影响多少就影响多少。
就像她儿时那颗初心的种子,还有那些燃烧的小火苗。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