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稻米的保质期和最佳食用期是怎样的?

   2017-04-04 农民日报4350
核心提示:大米的最佳食用期一般是收获后3个月,有些品种长一些,在春节期间也不错。到了5~6月梅雨季节,由于气温高、湿度大,大米的口感
    大米的最佳食用期一般是收获后3个月,有些品种长一些,在春节期间也不错。到了5~6月梅雨季节,由于气温高、湿度大,大米的口感会下降。早稻米是在高温季节收获,后熟作用较短,1个月左右食用最佳。
 
    稻谷去壳等于丢掉了保护伞,因此,大米变质比稻谷和糙米快。一般碾磨生产的大米,一周后大米的脂肪酸值就明显增高。一般情况,散装大米在春夏的保质期应该为3个月,在秋冬季为6个月;胚芽米中的胚容易变质,保质期为1个月;经过抛光形成保护膜,保质期可以延长;真空包装,也能延长保质期。从市场购买的大米尽可能在1个月内吃完。
 
    对于变质大米应该巧识别。自家储藏大米变质很容易判断,一是看胚,找留胚的米粒,如果出现褐色,就是开始变质;如果黑色,已经变质,不能吃了。二是看淘米水,如果米洗出来的水出现褐色,就是开始变质,出现浅黑色或绿色,已经变质,不能吃了。
 
    陈粮也很容易鉴别。虽然陈化米已经不存在了,但储存期限超过一年的陈粮还是有的。陈粮鉴别比较简单,将大米放入塑料袋,密封5分钟,打开有陈米味,一般为陈粮,但如果新米保存不好在第二年3月后也会出现陈味。
 
    摘自《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消费指南》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