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老中医张贤华:春天如何滋补更养生

   2017-02-28 中国食品网16910
核心提示:  春天,万物复苏,阳气上升,人体的五脏六腑蓄积的内热之毒也会开始出现春燥,导致肝火旺盛、身体炎症,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
  春天,万物复苏,阳气上升,人体的五脏六腑蓄积的内热之毒也会开始出现春燥,导致肝火旺盛、身体炎症,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痛、便秘、色斑等症状;加上春季天气转暖,人体水分大量流失,天气又阴晴不定,不能保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导致旧病复发或新病初萌!所以,春季养生尤为重要。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养生才能达到阴阳平衡呢?


早起早睡以养肝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意思是说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违背了这种方法,就会伤肝。因此,春季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方法。

防止旧病复发

古谚语:“百草回芽,旧病萌发。”可见立春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春天的多发病有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不要过早减衣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气血亏虚、抵抗力下降,病菌或外邪就会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失眠、便秘、咳喘、鼻炎等问题也会久调难愈。

每天梳头百下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因为春天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减少食盐摄入

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人生于自然,应顺应自然规律。减少食盐摄入很关键,因为咸味入肾,吃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多吃韭菜香菜

春季阳气初生,饮食的调养除了注意升发阳气,还要投脏腑所好,应适当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为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食物可选择辛温发散的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等,少食辛辣之物。

温馨提示

初春时节,特别是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不宜顿去棉服,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宜审慎,不可骤减,身虚体弱的朋友可选择老中医张贤华传统手工炮制气血膏滋进行对症调补。


传统手工炮制气血膏滋适用人群

如果您有以下情况:入睡难,睡得浅易惊醒,抑郁焦虑,心烦气躁,嗜睡不想起,多梦梦游,打鼾磨牙,腹痛便秘,阳痿早泄,精力不济,昏昏沉沉,记忆减退,烦躁易怒,各类色斑,眼袋、黑眼圈,脱发、白发,乳房胀痛,眩晕耳鸣,潮热多汗,月经不调,经血少,经血多,经血黑,闭经痛经,畏寒脚冷,腰痛腿软,疲乏无力,胸闷气短,腰酸腹痛,阴道干涩,尿频尿急等现象,给张老师微信:ryg028留言说明年龄、症状和想法给老师一一教你解决办法。

关注【张贤华】微信号 ryg028就可以了解并获得中医养生、调经养血、美容抗衰等传统文化知识。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