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肺病养生与秋冬膏滋进补

   2017-02-15 中国食品网15940
核心提示:秋末初冬,早晚寒凉,寒冷主气,伴随秋燥余气,人体正气不足,免疫力下降,可能出现多种身体不适症状。中医养生学认为,寒乃百

   秋末初冬,早晚寒凉,寒冷主气,伴随秋燥余气,人体正气不足,免疫力下降,可能出现多种身体不适症状。中医养生学认为,寒乃百病之源,秋冬是最容易易犯咳喘的季节,是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容易复发或加重的时期,因此,及早预防和积极治疗是防治咳喘病的关键。

 

  除了食补,膏方也是很多人秋冬中医养生的一大选择。膏方又称膏滋,是我国传统的滋补、祛除疾病制剂之一。膏方源远流长,调补肺系疾病的膏方具有补虚扶弱、补中寓治、治中寓补的特点。因其具有随病增减、简单易服,既能调理身心,也能防病治病,且口感较一般中药要好,近年来,愈发受到社会大众的欢迎。

 

  膏方适应于各种慢性肺系虚弱性疾病,例如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扩张肺间质纤维化等。不适用于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者。

 

  膏滋调养肺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秋冬需要润肺

 

  秋冬,风物干燥。秋冬属燥,燥胜则干。肺为娇脏,最怕燥,燥气通于肺,最易伤肺,表现为肺燥阴亏,症状特点是口干鼻干,舌燥咽干,干咳少痰,干咳甚至带有血丝,唇燥而裂,皮肤干枯无泽,小便短少而黄,舌红少津,脉细数。

 

  燥则润之,可以用沙参、麦冬、天冬、杏仁、百合、秋梨、荸荠、银耳、甘草等。

 

  2.润肺兼顾滋阴

 

  秋天的肺燥还常与肺肾阴亏并见,除肺胃津亏症状外,还有头晕、腰酸、精少、带下等症,甚至出现五心烦躁。膏滋可选用枸杞子、麦冬,或者服六味地黄丸或大补阴丸(熟地黄、龟板、猪脊髓、黄柏、知母、蜜)等。

 

  3.注意补益肺气

 

  肺气虚是指肺的功能减弱。肺气虚的特点是气息无力、言语无力、咳喘无力。肺气虚的人一般易感冒、汗多,或有气短、乏力等症状,舌淡苔白,脉弱。可以用补肺汤进行调理。补益肺气之品可选冬虫夏草、燕窝、人参、沙参、西洋参、黄芪、党参、太子参或服四君子汤。

 

  4.养肺还要益肾

 

  肺主行气,肾主纳气。肾虚临床主要症状为:呼多吸少、气不归根。这样的人大多有动则气喘,神疲自汗、腰腿酸软、小便清长、夜尿多,畏寒肢冷,脉沉无力,舌质淡苔白等。

 

  膏方中常用菟丝子、淫羊藿、补骨脂、巴戟肉、熟地黄等补肾之品。用药主张温而不燥,滋而不腻,故常选用二至丸、六味地黄丸及川断、杜仲等阴阳平补之品,使补肾无燥热之偏。同时讲究补中有泻,补中有通,如用熟地黄必佐用砂仁;补益之中必加用气味辛香、运脾化滞之品,使补虚不恋邪,补虚不碍胃。

 

  5.养肺还要健脾

 

  肺为水之上源,脾主运化水湿。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对一些长期慢性咳嗽、咯痰量多,神疲乏力,自汗气短,食少便溏,舌质淡嫩、边有齿印的肺脾气虚证,可用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加味,生晒参(另炖)、白术、茯苓、半夏、陈皮、黄芪、贝母、炒扁豆、木香、砂仁,重用薏仁、山药、莲子肉,意取培土生金,以杜痰源。

 

若舌苔厚腻,食欲不振,经常腹胀的患者,可先予“开路药”陈皮、半夏、厚朴、枳壳、蔻仁、苍术、神曲、莱菔子、山楂等,煎汤服用,健脾醒胃,理气化湿,以助运化。再进滋补膏方,防止因补壅塞。

 

      关注【张贤华】微信号 ryg028就可以了解并获得中医养生、调经养血、美容抗衰等传统文化知识。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