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专家:全面二孩增加奶粉需求 中国奶业需转型

   2015-11-23 中新网8040
核心提示:中新网北京11月22日电 (记者 马海燕)牛精英联盟首届年会22日在中国农业大学闭幕。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李胜利表示
    中新网北京11月22日电 (记者 马海燕)牛精英联盟首届年会22日在中国农业大学闭幕。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李胜利表示,全面二孩放开后,将增加每年8到21万吨左右的奶粉需求,中国奶业亟需向规模化和集约化转型,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效益。
 
    在这篇题为《中国奶业形势与发展》的演讲中,李胜利分析,假设每个婴儿平均引用配方奶粉12个月,每月4罐。按照每罐1公斤计算,配方奶粉4公斤约耗费纯奶粉2.22公斤,每个婴儿一年需要的纯奶粉量为26.64公斤。基于多位人口学家估算,全面二孩放开后,每年新出生人口大约在300万到800万之间,因此估算将每年增加8万吨到21万吨纯奶粉的需求。
 
    据介绍,2014年新西兰共出口180.59万吨奶粉,其中70.26万吨进入中国市场。2015年3月,欧盟取消牛奶配额,预计2015年至2020年奶产量将增加1100万吨,奶粉产量将增加100万吨以上,大部分用于出口。李胜利说,预计这些都会对中国市场造成影响。
 
    李胜利指出,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中国的奶粉进口量由之前的每年不足10万吨猛增至2014年的104万吨。当前中国国内外畜牧产品价格倒挂,包括猪肉、牛肉、羊肉、牛奶等都受进口产品冲击,结构性短缺和阶段性有余并存。中国奶业还面临着饲料转化率低的问题,缺乏竞争力。
 
    “美国奶牛存栏从1961年到2014年下降了46%,奶牛单产提高了3.05倍,牛奶总产量提高了1.63倍。”李胜利说,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适度奶牛规模化和集约化,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益,是中国奶业的必然选择。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对全国各省奶牛养殖适合度进行了排名,结果显示,河北、山东等10个省份具备奶牛发展所需条件,适合发展奶牛养殖业。在粮食主产区大力发展优势奶牛养殖区既可保障饲料充足供应,又能消化畜禽粪便。
 
    李胜利建议,“十三五”时期,中国奶业要在技术层面提高饲料转化效率,提升奶牛精准化养殖技术,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在政策层面,要创新奶业生产经营体制,发展种养结合的奶业,同时建立肉蛋奶安全标准,培养消费市场,增加大众乳制品的比例,确定乳制品供给的自给率。(完)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