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肉品销售中,常有一些不法商贩以马肉冒充牛肉,羊肉冒充狗肉,严重扰乱市场,损害消费者权益。为了确定有无充假或掺假现象,需要进行各种动物肉的鉴别,现将它们的鉴别方法介绍如下。
l 看肌肉
牛肉呈红色或深红色,质地坚实、纤维较细,眼观断面有颗粒感;马肉呈暗红色或棕红色,肌纤维比牛肉粗,横切面颗粒明显,肌膜明显。
猪肉色呈鲜红色或淡红色,肉质嫩软,肌纤维细软;
羊肉色红色或棕红色,羊肉表面有一层微干的薄膜不粘滑,有弹性,肌纤维较细短。狗肉呈深红色或砖红色,质地坚实,肌纤维较粗。
2 看脂肪
牛肉脂肪呈黄色或白色,硬而脆,揉搓时易碎,肌间分布脂肪明显可见;马脂肪浅黄或黄色,软而粘稠,肌间脂肪少。
猪肉脂肪纯白色,质硬而粘稠,肌间富有脂肪;羊脂肪白色或微黄色,质硬而脆,肌间基本上无脂肪分布;狗脂肪柔软粘腻,灰白色,肌间脂肪分布少。
3 闻气味
牛肉具有牛肉固有的腥味,马肉具有马肉固有的腥味,猪肉具有肉腥气,羊肉有特殊的羊膻气,狗肉有土腥味。
4看骨骼形态结构
马颈长而狭窄,表面有脂肪,肌膜明显;牛颈宽而肥厚,表面无脂肪。马臀部突出,坐骨结节不显露;牛臀部不突出,坐骨结节显著外露。马有18对肋骨、呈圆形、肋间隙大;牛有13对肋骨,扁平宽阔,肋间隙小。马脊椎骨脊突窄而短,且互相靠近;牛脊椎骨脊突宽而长,向两侧呈水平位伸出,彼此距离较宽。马的肩胛骨无肩峰;牛的肩胛骨向颈部逐渐变高,肩峰明显而发达。马的第一颈椎有横突孔,牛则没有。马的胸骨柄两侧压扁呈板状,且向前突出,整个胸骨呈舟状;牛的胸骨柄肥厚,胸骨体扁平形,宽而无棘。马的膝盖骨呈等边三角形,而牛的呈现等腰三角形。马的管状骨腔内几乎充满海绵状构造物,而牛的管状骨腔内(除骨端外)没有充满海绵状构造物。
猪胸骨柄向前钝突,两侧稍扁呈楔形,肋骨14~15对;羊无胸骨柄,肋与胸骨相连处呈锐角,肋骨13对,真肋8对;狗胸骨柄为尖端向前的三角形,略呈圆柱状,肋与胸骨相连处呈前弧形,肋13对;猪腰椎横突稍向下弯曲;羊腰椎6个,横突宽而朝向两侧;狗腰椎7个,横突较细,狭窄,微伸向前下方。猪肩峰不明显,骨结节异常发达,并向后弯曲;羊肩峰明显;狗肩峰呈钩状,肩胛骨高。猪小腿胫骨和腓骨长度相等,小腿间隙贯穿全长,腓骨比胫骨细;羊腓骨退化消失;狗胫骨和腓骨长度相等,而尺骨很细。
5 脂肪熔点鉴别
各种动物的油脂均有自己的熔点范围值。在实践中通过测定脂肪的熔点,用于鉴别动物肉的种类。
5.1直接加热法
从检肉中取脂肪数克,剪碎,放入烧杯中加热,待熔化后,加冷水(10℃以下)于烧杯中,使液态油脂迅速冷却凝固浮于液面,插入一支100℃温度计,使液面刚好淹没温度计的水银球为适度。将烧杯移至放有石棉网的铁三角架上加热,观察。当液面的脂肪刚达到完全熔化,此时温度计所示读数即为被检脂肪的熔点。牛脂肪熔点42~52℃,马15~39℃,猪28~40℃,羊44~55℃,狗30~40℃。
5.2 毛细管法
将熔化的脂肪吸入两端开口的毛细吸管的刻度处,并将其置冰上冻结,然后将毛细吸管固定于温度计上,并一起放入盛水的试管内,放入水杯内慢慢加热,当脂肪开始沿毛细吸管上升时,此时温度即为脂肪的熔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