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吴俊:草莓农药“超标”呼唤食品国标“升级”

   2015-05-09 荆楚网1650
核心提示:  26日,央视财经频道《是真的吗》节目播出一组有关草莓的报道,称该栏目组记者随机在北京购买的8份草莓均检测出含有百菌清和

  26日,央视财经频道《是真的吗》节目播出一组有关草莓的报道,称该栏目组记者随机在北京购买的8份草莓均检测出含有百菌清和乙草胺两种农药。节目称,前者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后者在国家的草莓残留物标准中并无登记,但相比欧盟标准,有的草莓超标6倍。(4月27日《京华日报》)

    如果仅看新闻的前半部分,“8份草莓均检测出含有农药残留”,相信不少读者和我的感受一样,以后再也不敢食用这种“有毒”食品。毕竟,农药有残留,影响身体健康,这点常识大家都知道。但是,看了新闻的后半部分,“乙草胺”这种农药在我国草莓残留物标准中并无登记,相比欧盟标准,有的草莓超标6倍。同样的食品,国内未设标准,国外又说其农药超标,这让我们这些“食客”们又该如何是好呢?

    食品国内标准与国外标准相互“掐架”,这已经不是头一遭了。早在2012年,事关螺旋藻类产品就曾引发争议,按照我国标准,螺旋藻“片剂”尚无明确的铅含量检测标准,“属于学术探讨范畴”。不过,螺旋藻片里面应该含有多少重金属,国外却是有着明确的标准。美国FDA(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备案的一家美国企业和澳大利亚的一家企业生产的螺旋藻营养片的铅含量标准均为0.2mg/kg。而在乳业行业中,我国乳业行业标准中,每毫升牛奶中的菌落总数标准却由原来的50万上升到了200万,比美国、欧盟10万的标准高出20倍。

    不得不说,这是我国食品安全中的一个“怪象”。食品安全标准不一,不仅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民恐慌情绪,还容易由此引发国际信任危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从大米、牛肉、生姜、大蒜等食物出口滞销等事件中带来的影响就可见一斑。

    食品是否安全?相关数据是否超标?这不仅是一个专业、严谨的学科问题,更是涉及到群众生命安全、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指标。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我们并非食品领域的专家,对于纷繁复杂的技术标准,我们只能望其兴叹。但是,对于相关职能部门来说,构建一套科学、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不仅必须而且紧迫。一方面,“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全、放心的食品离不开制度、标准作为支撑和保障。另一方面,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提升综合竞争力、树立品牌、改善民生、彰显大国形象,更需要与国际“接轨”,才能与其他国家站在同一平台竞争。

    草莓农药“超标”事件,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事关百姓身体健康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上,我们理应和国外一致,甚至更加严格。我们现在应该关注的,不是草莓应该使用哪个“合格标准”,而是尽早制定一套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中国标准”。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