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中国饮食小康指数”徘徊十年

   2015-02-28 中国食品报2160
核心提示:距80分大关还有多遥远?近日,《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2015中国饮

    距“80分大关”还有多遥远?

    近日,《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2015中国饮食小康指数”调查。2005年开始测评的“中国饮食小康指数”,从恩格尔系数、食品供应、饮食安全、营养结构、政府监管体系及力度等五个方面来进行衡量,经过对调查结果和国家有关宏观数据进行加权处理,得出“2015中国饮食小康指数”为79.8分。虽然比上一年度的79.4分提高了0.4分,但终究还是未能跨过80分的那“一步之遥”。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80分,是小康指数的一个标杆。“2013中国饮食小康指数”为78.9分,在当年由关系中国百姓生活的全面小康11个关键词组成的小康指数中,“中国消费小康指数”闯入了“80分大关”,并实现了对在前一年率先闯入“80分大关”的中国幸福小康指数的超越,而“中国饮食小康指数”却没能有所突破,排在了消费、幸福、生命这三项中国小康指数之后,屈居第四。然而,排位上的“光彩”却依旧掩饰不了0.6分之差的“暗淡”,这个看似短暂的距离,需要多久才能走完?究竟是谁拖了后腿?

    在“中国饮食小康指数”的五大衡量指标中,2015年度的“恩格尔系数”得分为88.7分,比上年度提高了0.9分;“食品供应”指数为96.8分,与上年度得分持平;“饮食安全”指数为59.9分,仅比上年增加了0.1分;“营养结构”指数为80.8分,比上年度进步了0.6分;“政府监管体系及力度”指数为80.1分,比上年度高出了0.5分。

    “中国饮食小康指数”的“短板”一目了然。经过10年的努力,“饮食安全”指数虽然提升了10.9分,但其实力与其他指标仍相距甚远。

    在“2014中国综合小康指数”调查中,食品安全问题连续第三次位居“最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首位;53.3%的受访者表示对食品安全状况不满意,31.9%的人对食品安全状况评价一般,仅14.8%的人对食品安全状况感到满意;在回答“2014年国内发生的什么事情最让您感到忧虑”这个问题时,很多受访者给出的答案是:福喜“臭肉门”、台湾查获“地沟油”工厂等事件的发生,让我们感到食品安全问题还比较严峻。

    在近日完成的“2015中国饮食小康指数”的调查中,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备受关注,36.5%的受访者表示对此非常关注,51%的受访者表示对此比较关注,10.3%的受访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一般,只有2.2%的人不太关注或者是从来不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中国公众最不放心的食品是什么呢?“2015中国饮食小康指数”调查结果显示,在蔬菜、水果、水产品、食用植物油、食用动物油等25种食品中,公众最不放心的是熟肉制品,其次是鲜肉,再次是食用植物油,接下来则依次是食用动物油、蔬菜、膨化及油炸食品、酱腌菜、方便食品、速冻食品、乳制品等等。

  在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问题中,公众最担忧的是果蔬中农药残留超标,57.4%的受访者对此表示担忧;对病死牲畜肉问题表示担忧的受访者也超过了半数(55.6%);48.8%的受访者表示对食品中违规使用添加剂(如防腐剂、色素)的问题感到担忧;38.1%的受访者表示对添加三聚氰胺、孔雀石绿等有毒有害物质感到担忧;35.4%的受访者表示对非食用油(如地沟油、泔水油、垃圾肉油)流入餐桌感到担忧。

    两年前进行的“2013中国饮食小康指数”调查发现,国人最重视的“吃的问题”是口味、安全与营养。而现在,国人虽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有所加强,但与营养相比,却仍然更加重视口味。

    在“选餐馆的十大标准”排行榜中,卫生以61.5%的得票率高居榜首;紧随其后的便是口味,59.4%的人会在挑选就餐的餐馆时重点考虑口味因素。

  那么,国人最偏爱哪种味道呢?“2015中国饮食小康指数”之“国人最偏爱的味道”调查显示,辣排名第一,甜排名第二,酸排名第三,咸排名第四,苦排名第五。

    自“中国饮食小康指数”推出“国人最偏爱的味道”调查以来,“辣”仅在去年败给过“甜”,其余年度则一直当仁不让地占据着该排行榜的首位。去年,甜仅以0.4%的微弱优势“战胜”了辣,而今年,辣实现反超,以2.1%的优势夺回了第一的宝座。看来,辣与甜相比,还是辣味儿更有甜头。

    口味的偏好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于菜系的选择。以善用麻辣著称,在口味上以麻、辣、鲜、香为特色的川菜,在《小康》近五次(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0年)发布的“国人最偏爱的十大中国菜系”排行榜中均排名第一。今年,排名第一的川菜比排名第二的湘菜得票率高出了18.6个百分点,而湘菜也是以辣味儿著称,可见中国人的“舌尖”是多么的喜爱辣。除了排在前两位的川菜和湘菜外,东北菜、粤菜、鲁菜、浙菜、苏菜、京菜、闽菜、徽菜,也深受中国人的喜爱,这八个菜系分列本年度“国人最偏爱的中国菜系”排行榜第三至十位。

    在“国人最偏爱的五种外国菜系”排行榜中,以辣见长的韩国菜会有着怎样的人气?在《小康》近五次(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0年)发布的该榜单中,韩餐五度居首。今年,位列该榜单第二的是日餐,美式快餐、意大利餐、法餐则分列第三至五位。

    每一种菜系的形成,每一道菜品的制成,都与每一样食材的“精彩绽放”和每一类调味品的“锦上添花”密不可分。那么,哪些调味品和食材最受国人欢迎呢?

    “2015中国饮食小康指数”调查显示,“烹饪台上必备的十大调味品”有:食盐(90.4%)、酱油(87.8%)、醋(83.3%)、糖(73.1%)、味精或鸡精(68.8%)、辣椒(66.6%)、花椒(59.4%)、味精(58%)、料酒或黄酒(53.4%)、八角(53%)。

    “厨房里最常见的十种食材”有:鸡蛋(81.8%)、猪肉(69.8%)、西红柿(55.1%)、土豆(47.2%)、大白菜(46.7%)、姜(46%)、大蒜(44.4%)、葱(43.8%)、面粉(36.9%)、菌菇(35.9%)。在这十种食材当中,鸡蛋、猪肉、西红柿算得上是中国人“私家厨房”里的宠儿了,在去年首度发布的“厨房里最常见的十种食材”榜单中,位列三甲的便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鸡蛋、经烹调加工后肉味特别鲜美的猪肉和健康蔬果西红柿。

    虽然大家在选择食材时也会“宠爱”那些营养价值高、有助于健康的食物,但在面对“吃的问题”时,人们还是会首先想到安全与口味。跻身“选餐馆的十大标准”排行榜的,除了排在前两位的卫生(61.5%)和口味(59.4%)之外,位列第三至十位的依次是就餐环境(59.1%)、价格(46.7%)、服务(26.5%)、口碑(25.4%)、食材(23.5%)、特色(23%)、人气(16%)和交通便利(15.1%)。而营养与健康,却未能够出现在该榜单上。

    在外吃饭如此,在家吃饭亦如此。调查显示,在家中做饭、吃饭,受访者普遍只考虑两个问题,一是饭菜符合家人的口味,二是尽量保证一日三餐有规律地按时吃。

    许许多多忽视了营养与健康的中国人,都感受到了“病从口入”四个字的分量。“2013中国饮食小康指数”调查发现,国人“重口味”带来一身“富贵病”,“80后”患神经衰弱的最多;“70后”患肥胖症的最多;“60后”患高血脂的最多;“50后”患高血压的最多。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