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黑猫:白酒的年份炒作很不靠谱

   2014-07-24 佳酿网1590
核心提示:首届原包装贮存成品年份白酒(瓶贮年份酒)专家研讨会已经结束,但年份酒炒作的热潮才刚刚开始。美其名曰为瓶贮年份酒,更让人纠结

首届原包装贮存成品年份白酒(瓶贮年份酒)专家研讨会已经结束,但“年份酒”炒作的热潮才刚刚开始。美其名曰为“瓶贮年份酒”,更让人纠结的是各路专家以及华泽集团掌门人在面对记者的镜头时,喊出了“酒是陈的醇”这个冠冕堂皇的口号。黑猫认为,真得不靠谱!

瓶贮年份酒很不靠谱

众所周知,年份白酒一直是行业的老大难问题,原因有以下几点:(1)国家对此没有明文规定;(2)各路专家各有所云;(3)各生产商无底线忽悠。(4)消费者的茫然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消费者已经被灌输上了“数字”概念——凡是数字越大,表面年份越老。因为消费者只看数字,于是厂家在很多产品直接打上数字,更有甚者,连数字后面的“年”字都省略了,便当年份酒卖。

如此乱象下,推出“瓶贮年份酒”概念据说是最笨的办法。这方面白酒行业资深专家晋育锋发帖说:(1)瓶子可以作弊;(2)如果大规模存放成品酒,哪个厂家都承受不了;(3)市场上流通的年份酒的很难办。我很认同晋老师这个说法,一方面,年份乱象已经根深蒂固;另一方面,推出“瓶贮年份酒”从本质上讲只是“猫叫了个咪咪”的做法,根本无法遏制年份酒乱象,所以很不靠谱。

“酒是陈的醇”似乎正是印证了这句老话,目前市场上陈年酒的价格和受追捧程度都在不断升温,但从储藏年限长短判断酒质优劣一点都不科学。市场才是检验一个产品是不是有生命力的唯一标准。年份酒的问题与白酒发展趋势的问题是一样的,最终谁做得好,谁被市场认可,谁就能生存下来,一切可以由市场来检验。目前的白酒年份酒标准的确立比较困难,以多少比例进行勾调很难界定,也是企业的商业秘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瓶贮年份酒”概念也只是一个噱头,毫无根据可言。

商家对年份的宣传多有误导嫌疑

“年份”一词,在百度词条中注解为“某一年,或历经年代的长久”。如果按照这一解释,白酒行业中的年份酒就应该是“某一年生产的,或者存放了一定时间的白酒”。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生产“年份酒”的白酒企业大多遵循的是两条标准:以不同酒龄的酒勾调而成或以窖龄来计算。

从市场层面上看,消费者对酒类年份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而商家在这方面的宣传也不怎么靠谱,多有误导。要知道,进入市场销售的白酒都是勾兑而成的,所谓“年份酒”,只不过是用某一年份的原酒勾兑得来。至于原酒比例是多少,至今国家尚无强制性规定,行业内也缺乏统一标准,全凭企业自己说了算。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说不存在作假行为。

笔者在这做一个很外行的计算,假如某20年陈酿酒在今年销量达到几千万,但20年前谁知道今年会有如此销量,勾兑的原酒够不够?这可能很难回答吧。其次在市场上很容易发现一个忽悠消费者的现象:一个建厂只有哦十年的酒厂却生产出来30年年份酒,仔细一想,这简直是一个很不靠谱的说法。

于是,很多消费者都认为年份酒的瓶子里应该100%不是它所标注时间酿造的酒,在计划经济的统购统销年代,酿酒的原材料都受限制,哪来的粮食给你酿酒,况且不喝还要储存?

年份概念真得需要降降温

业内曾一度提出年份酒只是玩个概念,但更多的是商家的噱头。再加上各个酒厂的年份酒很难去了解成本是多少,因为没有标准,年份酒勾调时,使用基酒和多少调味酒都没法计算,而且不同酒厂使用的原酒来源不同,这也造成很难评估各个酒厂年份酒的成本。有些大酒厂做年份酒会选择很好的基酒,而小的酒厂,没有库存酒能力只能外购原酒,这样它的原酒质量就很难保证,如果购买的是首尾取酒的基酒就很便宜,成本就低。大的酒厂例如五粮液,分段取酒,掐头去尾,生产1万吨五粮液就会剩下10万吨首尾酒去生产年份酒。

但作为“玩概念”这个层面看,年份酒是一种概念包装,主要有两个考虑:一是为卖酒找个理由;二是年份酒能把价格拉高。但年份酒的价位高还有一个因素是营销费用,比如一千元的年份酒,营销成本可能会达到一二百。此外,消费者不懂年份酒的技术问题,酒厂想怎么卖就怎么卖,成本和年份酒构成比例都不透明。

在国内年份白酒“虚火”遍野的当下,消费者不能盲目相信酒企自吹自擂,更不能轻信所谓“年份酒”,中国白酒业的“年份虚火”应该降一降,做企业要讲诚信,尤其是当下消费者主导的时代,忽悠消费者的日子不会很长。

(黑猫王尚东:知名品牌策划人、酒评人、文化学者、书画家。)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