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合工大学子“三下乡”:从阳山水蜜桃看“归雁经济”路

2025-08-19 11:54IP属地 河北省廊坊市 联通5140中国食品网
  近日,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理解中国”国情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新发镇北山村,对当地阿福果木种植家庭农场开展实地调研。这支由硕博研究生组成的实践队,旨在探寻返乡创业者如何将多年种植经验转化为 “归雁经济” 的生动实践,解码农产品依托现代流通方式实现价值提升的乡村振兴路径。
 
  据了解,郎溪县阿福果木种植家庭农场成立于2020年,由返乡创业者李永福投资创立。老家郎溪县飞鲤镇的李永福经实地考察北山村自然条件后,于2013年从无锡阳山引进水蜜桃树,建立水蜜桃采摘园,目前其水蜜桃产业已销往全国多地,成为北山村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团队跟随果园负责人参观当地60亩桃林,观察水蜜桃的种植情况和生长态势。深入桃林深处,队员们注意到每颗桃果都套着淡黄色的果袋。“这是为了防虫害、防晒伤。” 负责人解释道,顺手摘下一个果袋,露出饱满的果实,“摘桃得用巧劲,不能捏,一捏就坏。” 
 
  团队经调研得知,为了保证水蜜桃的新鲜度,当地农户每天天不亮就得下地,五点开始摘,七点前必须装箱,从树上到箱子里不能超过两小时。据悉,北山村果园的水蜜桃正值中晚期成熟季,每年七八月份批量上市。这些桃果按大小清晰分级,单果重超一斤的大果占比过半,中果与小果各占四分之一。因肉质细腻、甜度突出,品质稳居同类产品上游,其中大果以单个售卖,市场价达到20元,在水果市场中颇具竞争力。
 
  追溯果园的由来时,团队了解到,今年58岁的李永福,曾在无锡从事阳山水蜜桃种植二十多年。从青涩的学徒成长为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他不仅掌握了阳山水蜜桃的核心种植技术,更摸清了市场的 “脾气”。2013年,他带着技术、经验和积蓄回到北山村,把异乡的 “致富经” 变成了家乡的 “摇钱树”。如今,农场每天能接到200-300箱订单,最远的客户在深圳、广州。
 
  作为水蜜桃市场的老人,李永福敏锐捕捉到网络宣传与销售的发展机遇。他用手机拍摄桃林日常、采摘过程等内容在网络平台推广,借助物流运输确保果实新鲜送达消费者手中,成功吸引了大量客流,拓展出多条稳定的销售路径。从北山村到北上广,这颗桃子的旅程并不复杂:清晨采摘分拣,中午装箱,下午通过冷链物流发出,第二天就能出现在大城市的水果摊或居民家中。
 
  此次水蜜桃产业实地调研,实践队员们深入探寻这颗从无锡 “飞” 回北山村的桃子,如何在 “归雁” 的翅膀下,变成连接城乡的纽带。“这不仅是60亩桃林,更是‘归雁经济’的鲜活样本。” 团队队长在调研日志中写道。从无锡到北山村,李永福的故事印证了一个道理: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让人才带着技术、资源和梦想回到家乡,让 “归雁” 变成 “头雁”。未来,在郎溪县政府的带动下,当地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以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以优良政策吸引返乡人才,以新农技术激活发展动能,郎溪县的产业发展将迎来新篇章!
 
  图/文: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理解中国”国情调研实践团队
 
  指导老师:黄倩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