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护舌尖安全 促产业发展——泸州市2025年食品安全工作综述

   2025-11-07 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3310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泸州市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以法治思维构建“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监管体系,持续提升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
 
  落实党政同责

  进一步压实食品安全责任
 
  自“一法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四川省食品安全条例》)实施以来,我市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对全市3.7万余户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开展督导检查,并通过逐级落实“三张清单+承诺书”,建立“重点任务清单+联席会议+督导通报”闭环管理机制等有效举措,持续提升全市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
 
  突出从严管控

  进一步改善食品安全状况
 
  在食品安全管控方面,我市突出严防源头,加快推动土壤污染防治重点项目进程,大力实施农用地镉金属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止行动,落实耕地分类管理制度,持续推进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切实加强对新收获粮食的质量安全指标抽检。同时,我市运用食品生产智慧监管“清单制3.0”系统,不断提升食品安全过程管控质效;开展食品安全抽检,进一步提升风险管控能力。目前,全市已完成食品安全抽检任务14614批次,食品抽检合格率为95.2%。

  聚焦重点热点

  进一步推进食品安全专项治理
 
  针对食品安全治理,我市坚持围绕食品安全各领域、各环节,重点开展校园食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肉制品、植物油、重点问题食用农产品、网络餐饮、火锅食材等七个专项行动,进一步肃清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在全面开展各项专项行动的同时,我市聚焦“规范化餐饮主体”与“小微餐饮摊贩”两大关键主体,以特色美食街区食品安全和品质提升为抓手,全力推动餐饮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中,涌现出以社会餐饮品质提升的“叙永路径”、小摊小贩治理的“江阳模式”、食材配送行业规范的“龙马样板”等区县做法,为全市食品安全治理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强化指导服务

  进一步提升食品产业发展水平
 
  在此基础上,我市还通过强化指导服务,加快推进食品小作坊进园区、“坊转企”,推动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累计提升打造“阳光小作坊”150家,打造示范小作坊118家,小作坊升级为企业79家。通过强化食品安全技术攻关,完成“远离毒蘑菇,不做菇勇者”毒蘑菇科普培训“等食品领域10个市级项目申报。持续推进抽检监测助推古蔺酱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试点工作,组织食品专家对酱酒企业开展定点技术帮扶。不断完善食品品牌体系,截至目前,全市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地标产品达205个,名特优新农产品12个。
 
  强化法治引领

  构建食品安全共治格局
 
  深入开展食品安全进社区暨食品安全知识大讲堂、美食街区(夜市)食品安全培训”坝坝会“等重点主题活动,开办科普讲堂37场次,开展预防误食毒蘑菇、醇基燃料等食品安全知识集中宣传105场次。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进万家“活动。
 
  通过食品安全宣传周、案件信息公开、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等方式引导公众依法维权参与治理,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引导食品行业组织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加强自律建设。
 
  构建”培训-练兵-实战“能力提升体系。开展基层食安办综合能力提升班1期。严把准入关,开展协管员岗前培训,设置法规知识、应急处置等必修课考核,实现全员持证上岗。
 
  通过传帮带模式,”以老带新“”以优带弱“,提升监管队伍能力素质。搭建练兵台,针对农村群宴、假冒伪劣食品等难点,组织”交叉检查“”漏洞排查“等实战演练,开展主题轮训30场,覆盖协管员2760人次。
 
  信息来源:食品协调科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