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秘鲁农业发展和灌溉部与中国海关总署共同签署了秘鲁鲜食香蕉与石榴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此举彰显了秘鲁政府推动本国农业发展的承诺。
  秘鲁《秘鲁人报》报道,上述协议由秘鲁农业发展和灌溉部部长弗拉迪米尔·库诺(Vladimir Cuno)与中国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在秘鲁共同签署。此外,双方还签署了一份卫生与植物检疫领域的谅解备忘录,进一步巩固了两国在技术与农产品领域的合作。
  库诺重申了政府重振农业、为农产品在全球市场创造更多商业机遇的承诺,以继续推动小规模农业融入农产品出口产业链。
  “出席此次双边仪式,我深感荣幸。这彰显了我们愿持续强化秘中两国在农产品和卫生领域友好合作关系的意愿。”库诺表示,“中国与秘鲁保持的紧密关系非常积极,相关成果很快就会显现。我们拥有种类繁多的产品,现已做好出口准备。”
  他特别指出,议定书的签署是秘鲁国家农业卫生服务局(Senasa)与中国海关总署历经数年联合工作与卫生评估、执行一套严谨技术流程后取得的成果。
  数据显示,去年秘鲁香蕉出口量达14.8万吨,石榴出口量达2.8万吨。皮乌拉大区(Piura)集中了全国85%的香蕉产量;而伊卡大区(Ica)在石榴生产和出口方面表现出众,其产量占全国的75%。
  农业发展和灌溉部强调,这些协议的签署深化了秘鲁与中国的农产品合作。中国作为拥有超14亿消费者的庞大市场,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正在增长。
  另一方面,秘鲁国家海关和税务管理局(SUNAT)与中国海关总署共同签署了一份路线图,旨在优化信息交流与技术援助,将重点推进电子数据管理与海关法规合规性核查。
  该路线图还将推动双方对“经认证的经营者”(AEO)计划的互认,提升秘鲁竞争力,并为秘鲁矿业、石油、水产及冷冻产品等行业的出口提供安全的外贸便利化服务。此外,双方还将在打击走私和加强海关能力建设等领域开展合作,助力海关现代化进程。
  值得关注的是,秘鲁钱凯海关(Aduana de Chancay)与中国上海海关签署了一份合作意向书,旨在通过经验交流推动智能机构建设,并优化双边贸易流程。
  秘鲁国家海关和税务管理局透露,今年以来,经钱凯港进口的中国商品总额已突破7.59亿美元。钱凯港处理的货物报关单中,79%以中国为目的地,这凸显了两国间经贸往来的重要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