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楚雄州大姚县微网格赋能农村食品安全治理见实效家庭性野生菌中毒事件同比下降81.25%

   2025-11-04 楚雄州市场监督管理局2250
  2025年以来,大姚县食品安全办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基层治理实际,依托“十户一联”微网格创新机制,探索构建“网格+食安”基层共治新模式,扎实推进农村食品安全风险防控。通过源头预防、贴近服务、快速处置和闭环管理,全县农村食品安全防控体系持续完善,取得显著成效。截至9月,全县家庭性野生菌中毒事件较去年同期减少39起46人次,下降81.25%,未发生死亡事故,实现了“风险防得住、事件降得下、群众更安心”的目标。
 
  党建引领、机制创新,织密农村食安防护网。大姚县将食品安全治理融入基层党建格局,依托“十户一联”微网格,构建起“党组织引领、网格包联、群众参与”的基层食安防控体系。全县共建立微网格7000多个,覆盖全部行政村,实现重点风险场景全监测、全跟踪。通过村组党员联户、户户互认、邻里互助机制,推动食品安全从“部门监管”向“全民共治”转变,织密基层“防控网”“信息网”“服务网”。
 
  精准建账、动态管控,风险底数清晰可查。县食安办以微网格为单元,组织各乡镇对聚餐、摊点、家庭作坊等重点行为进行全面摸排,精准更新风险户台账。建立“村级发现—乡镇复核—县级汇总”三级数据库,对频繁办宴、野生菌采摘加工等高风险行为家庭实行风险管理,定期动态更新,实现“一户一档、一图掌握”。截至目前,全县共识别高风险户1268户,建立重点干预对象名录654户,实现风险隐患“心中有数、管控有力”。
 
  以防为主、精准宣教,风险预警直达农户。针对夏秋季野生菌中毒高发特点,大姚县依托网格长、协管员深入村组院坝开展“防中毒、讲安全”系列宣传。通过“院坝会+流动广播+村组微信群”立体传播,广泛发放《云南省常见毒菌识别图谱》和《野生菌食用安全告知书》,实现“看得懂、记得住、做得到”。同时,组织乡厨、村宴承办人等重点人群参加警示教育培训228场次,参训人员达9200余人,有效将风险防控前移至群众身边、餐桌之前。
 
  多方联动、快处闭环,防控反应更加高效。县食安办牵头建立“乡镇食安办+村级网格+行业部门”三位一体联动机制,完善“发现—报告—响应—处置—销号”闭环链条。对发现的疑似中毒苗头,实行“分钟级”响应、部门联查、统一研判,确保早介入、快处置。县市场监管、卫健、公安、农业农村等部门协同联动、各司其职,实现了风险处置“一个口号令、全链条动”。2025年以来,全县已快速处置野生菌中毒预警事件2起,全部得到有效控制,未形成扩散蔓延。
 
  以点带面、长效推进,群众安全意识显著提升。大姚县以野生菌防控为切入点,推动“微网格+食安”治理模式常态化应用,逐步拓展至农村宴席、校园食堂、农家乐、小作坊等重点环节。通过分层分类宣教、村规民约引导、典型示范带动,群众主动防范意识显著提升。部分乡镇已实现农户自办宴席主动报备率达100%、高风险行为提示覆盖率达95%以上,群众识毒、防毒、拒毒能力明显增强。
 
  下步,大姚县食品安全办将继续深化“党建+网格+食安”模式,推动“微网格+智慧监管”融合应用,常态化开展风险监测、宣教培训和隐患排查,不断夯实基层食安防线,为全县乡村振兴和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