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组织专家对黄海所联合杭州飞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对虾抗性表型智能测定系统”进行现场验收,验收专家组由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和湖州师范学院有关专家组成。
验收专家组听取了总结汇报,现场考察、测试了系统运行情况,查阅了相关数据记录。专家组一致认为,“对虾抗性表型智能测定系统”具备机器人自动巡检、图像采集和识别功能,可以自动化完成抗病测试中个体存活状态、死亡时间点、存活时长的记录、判断与统计分析;系统的检测速度达到8000尾/小时;通过对现场600尾虾的两轮实际巡检、测定结果核对,该系统对死虾的判定准确率为100%,对活虾的判定准确率为99.5%。
对虾的抗病性状属于一种较难测量的性状,传统方法耗费大量人力,需要24小时不间断地观察、记录上千尾对虾感染后的状态,并且人工统计和记录引入的误差非常普遍。获取抗性表型数据库效率低、不准确是制约抗性育种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上述问题,黄海所在原有的抗性测试系统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套智能化、自动化的测定系统。通过机器人自动行走、工业摄像头采集图像数据、二维码标记识别个体、机器学习模型判断存活状态等多个技术模块的开发和组合,实现对感染个体存活时间的精准判定和记录,有效解决了抗性测试费人费力且准确度低等问题,同时检测速度达到了高通量水平,可以一次进行更多个体的测试,进一步增加了抗病性状获取的一致性和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