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开封市市场监管部门聚焦消费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危害健康安全的食品非法添加、以不合格冒充合格产品、假冒伪劣、虚假宣传、虚假检测等违法经营行为,查处了一批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违法案件。现将部分典型案例公布如下:
案例一:某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经营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案
2025年2月6日、2025年5月21日,祥符区市场监管局先后收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智慧监管系统检验报告,显示辖区某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唐僧素素大牛排(调味面制品)(2024-12-15、2025-01-20)”两个批次产品中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项目不符合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要求,检验结论为不合格。经查,两批次不合格产品共生产12100袋,已全部售出,违法所得7823元。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祥符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
案例二:开封市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经营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案
2025 年 3 月 13 日,禹王台区市场监管局收到检验报告,显示辖区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黑麦代餐吐司面包经抽样检验,柠檬黄、苋菜红项目不符合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要求,检验结论为不合格。
经查,当事人因使用含有柠檬黄和苋菜红的巧克力色香油原料进行调色,造成生产的黑麦代餐吐司面包不合格。现场提取生产记录显示当事人共生产该批次黑麦代餐吐司面包60箱,货值金额3600 元,已全部售出,违法所得为3365元。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禹王台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
案例三:开封市顺河回族区某母婴用品店销售无中文标签奶粉案
2025年5月15日,顺河区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依法对辖区某母婴用品店销售无中文标签奶粉的行为进行调查。经查,该母婴店于2025 年 5 月 13 日从郑州某商贸有限公司购进两箱(共计12罐)无中文标签的爱他美进口奶粉,之后全部售出,违法所得2700元。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条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顺河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
案例四:尉氏县某餐饮有限公司经营腐败变质、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案
2025年3月25日,尉氏县市场监管局对辖区某餐饮有限公司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时,发现当事人操作间的冰柜不显示温度,冰柜里有15.6斤冷冻的生羊肉已经腐败变质、发霉发臭、感官性状异常。经查,涉案羊肉是当事人于2025年2月19日在中牟县某牛羊肉冻品商行购进的,共购进20斤,货值金额540元。因冰柜故障造成,当事人未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清理。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五十四条、第五十五条和第五十六条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尉氏县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
案例五:开封市金明区杏花营镇某酱菜厂销售食品标识与包装分离的食品案
2025年2月12日,开封市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对开封市金明区杏花营镇某酱菜厂生产经营食品标识与其包装分离的食品进行调查。经查,当事人生产的西瓜豆酱在瓶盖处使用麻绳将食品标签捆扎在食品包装上,食品标签与食品包装之间无黏性连接,可以取下与包装分离且不会破坏包装和标签。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第二十条规定,依据《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第三十四条规定,开封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
案例六:开封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虚假宣传案
2025年4月8日,开封市市场监管局接到举报,反映开封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在销售食品时有虚假宣传的行为。经查,当事人通过其下级门店采取会销的方式,对其销售的普通食品宝源广通益生菌,宣称有治疗胃溃疡等肠胃疾病等作用,保健品御意牌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宣称有抗癌效果,能够提升免疫系统清除癌细胞的能力,直接抑制癌细胞的增生等作用,朴元牌辅酶Q10软胶囊、燕园科玛牌α-亚麻酸乙酯维生素E软胶囊等宣称具有治疗疾病功效。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规定,开封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