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福建农林大破译菠萝基因组 在世界范围属首次

   2015-11-05 东南快报4770
核心提示:东快讯(记者齐榕)还记得酸酸甜甜的菠萝和香甜美味的凤梨酥吗?为了让这个可口美味的东西更加爽口,产量翻倍,科学家们可是费劲
    东快讯(记者齐榕)还记得酸酸甜甜的菠萝和香甜美味的凤梨酥吗?为了让这个可口美味的东西更加爽口,产量翻倍,科学家们可是费劲了脑子。昨日福建农林大学宣布,该校明瑞光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菠萝基因组与景天酸代谢光合作用的演化(Thepine-applegenomeandtheevo-lutionofCAMphotosynthe-sis)”于2015年11月2日在国际学术权威刊物英国《自然·遗传学》(Nature·Genetics)在线发表。这是全世界首次破译菠萝基因组,标志着福建农林大学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未来,菠萝变得更加香甜,口味更多,产量大幅增加也不是问题。
 
    研究团队由福建农林大学牵头,联合台湾大学、中国科学院、美国依利诺依大学香槟校区等17个研究机构共同完成。
 
    据了解,菠萝是仅次于香蕉的主要热带水果,有85个国家生产,种植面积100多万公顷,年产值达86亿美元。闽台地区是我国热带水果产区,我省闽南地区是全国菠萝的重要产区,菠萝也是闽台农业示范园的主产水果,被称为“小金砖”的台湾凤梨酥由菠萝生产而得,产值超过260亿新台币。
 
    由于受自交不亲和与高杂合度的限制,菠萝品种很难改良,产业发展极其缓慢。本研究成果为改善许多重要的菠萝性状提供了有价值的遗传资源,将极大促进菠萝品种改良和产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据透露,该研究成果主要依托福建农林大学科研平台完成,是我国鲜有的以高校自主的基因组技术平台发布的高水平基因组学研究成果,对全球菠萝的遗传改良具有里程碑贡献,对我国乃至全球农业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自然·遗传学》是英国《自然》系列杂志之一,发表国际遗传学研究的最新发现和重大成果,是全世界最顶级权威学术刊物之一。
 
    对话专家
 
    昨日的发布会上,专家组成员就各界热点问题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东南快报记者就读者关心的焦点问题对明瑞光教授进行了采访。
 
    问:菠萝基因的破译,普通老百姓有何受益?
 
    答:菠萝基因的破译如同创造了一本关于菠萝的字典。简单点说,今后可以根据甜度和酸度进行调控,调出不同口味的菠萝。也可以尝试把菠萝两年一收成变为一年一收成,增加菠萝的产量。
 
    问:专家们找到菠萝的基因,并成功破译的意味着什么?
 
    答:从长远而言,菠萝基因组项目的成果,更重要的是首次发现菠萝当中的景天酸代谢(CAM)光合作用受昼夜节律基因的调控,简单来说,就是找到植物“呼吸开关”,这样最高可以让植物节水80%。通过菠萝基因组的分析,专家组发现了景天酸代谢光合作用的调控元件,并且分析出其受昼夜节律基因的调控,从而发现了菠萝的“呼吸开关”。也就是说,景天酸代谢植物节水之后可以生长在干旱贫瘠的劣质土地上。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