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辽宁省13家食品企业被检出批次产品不合格

   2015-02-26 华商晨报1820
核心提示: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去年第三阶段抽检的24类食品不合格名单,涉及我省不合格商品中,肉及肉制品最多。 据统计,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去年第三阶段抽检的24类食品不合格名单,涉及我省不合格商品中,肉及肉制品最多。

    据统计,在此次抽检公布的不合格产品中,除沈阳一家企业委托郑州一药品企业生产的保健品被查出不合格外,我省13家生产企业上“黑榜”,还有16批次不合格产品在我省被抽检出。

    抽检范围及结果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4年第三阶段监督抽检了24类食品,主要包括粮食及粮食制品、食用油和油脂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蛋及蛋制品、乳制品、酒类、焙烤食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糖果及可可制品、调味品、饮料等。

    从抽检的第一批46140批次样品看,肉及肉制品、蛋及蛋制品、酒类等18类产品的抽检合格率超过95%,其中粮食和粮食制品、乳制品、食用油和油脂及其产品等7类食品的抽检合格率超过98%,食品添加剂抽检未发现不合格产品。

    抽检发现主要问题

    一是微生物污染问题。涉及产品主要是粮食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饮料等,不合格问题主要是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指示性指标超标。

    二是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主要涉及肉制品、酒类中的甜味剂、色素等。

    三是部分保健食品产品功效(标志性)成分指标不合格问题。主要涉及总黄酮、总皂苷、粗多糖等。

    以上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部分生产经营者在生产、流通、餐饮环节存在原料把控不严、操作不当、清洗消毒措施不到位、卫生条件把控不严等现象,也存在以次充好、偷工减料、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

    辽宁省具体情况

    此次抽检的24类食品中,涉及我省产品,肉及肉制品不合格率最高,共涉及6家在我省生产、2家在我省销售中被抽检出。其中,通辽金锣食品有限公司2014年8月4日生产的金锣王特级火腿肠(规格100克/袋)在丹东市被检出菌落总数不合格。

    其次是焙烤食品,有6种食品在我省抽检出不合格。此外,还有保健食品类、水产品类、罐头类、蛋及蛋制品类、豆类、酒品类等8个食品种类。

    目前,食药监部门已经对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经营企业及时依法查处,并责令违法生产经营企业及时采取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风险。

    食药监部门提醒

    市民在市场上发现被通报的不合格产品时请拨打12331投诉举报热线进行投诉或举报。

    并且自2015年开始同时公布产品合格信息和不合格产品信息,相关抽检信息将在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食品抽检信息”专栏滚动公布。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