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铜梁县三峡移民蔡金云不懈创业当上“种藕王”

   2014-09-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930
核心提示:  华龙网讯(通讯员赵武强)9月3日下午,在重庆铜梁区平滩镇新华村的藕田里,三峡移民蔡金云高挽裤管,指挥着30多位农民采挖莲

  华龙网讯(通讯员赵武强)9月3日下午,在重庆铜梁区平滩镇新华村的藕田里,三峡移民蔡金云高挽裤管,指挥着30多位农民采挖莲藕。在他身后的公路上,几位农民忙着将洗净整理好的一筐筐莲藕抬上车。“这两车莲藕是运往重庆主城的,‘处暑’过后,我们专业合作社的莲藕开始大量采收上市,每天挖、洗、运藕的村民有50多人,”浑身沾满了泥浆的蔡金云说。在铜梁区,三峡移民蔡金云通过勤劳和钻研,不仅培育出特色、优质的“移民藕”,还成为当地的移民致富带头人。

  创业之初饱尝艰辛

  三峡移民蔡金云一家从云阳县新津镇迁到铜梁区平滩镇新华村落户。面对完全陌生的生活环境,创业该从何处起步,怎样才能圆自己的致富梦呢。

  刚开始,他见卖肉简单,便试着做起了屠户,一大早到处去收肥猪,然后杀“边口”,到菜市场摆摊卖肉。做了几个月,由于自己缺乏买猪和卖肉的经验,没有赚到什么钱。

  随后又改了行,投资2万余元购买了一辆小货车,专门从事仔猪贩卖,从老家云阳县贩运仔猪饲养一段时间后再出售。由于缺乏饲养仔猪的经验,加之对猪的防病治病知识懂得少,投入8000多元买来的一百多个仔猪,病死了一半,第二次生意又亏了本。

  生意难做,蔡金云便远离第二故乡到广东打工。打工的日子十分艰辛。他吃开水泡饭,睡候车室,省吃俭用,但每月工资除去生活所需,总是所剩无几。万般无奈蔡金云还是回到了铜梁。

  偶然结下“莲藕缘”

  2003年8月,是蔡金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一天,蔡金云到璧山去会一个朋友,见当地一农户在田里采挖莲藕,询问后得知这种莲藕产量高,价格贵,而且特别畅销。“家乡铜梁平滩水田多,田既肥又大块,种藕说不准能成功。于是,蔡金云萌发了种植莲藕的念头。

  回到家后,蔡金云把家里的全部承包田用来试种莲藕。没有技术,他购买了种植莲藕的相关学习资料,还把冯志江从璧山请来指导。

  前几年,种藕产量一般,搞头也不大。但蔡金云选择了坚持。通过参加培训和钻研技术,2007年,蔡金云种的200亩莲藕赚了40多万元。特别是他在生产中摸索出的“藕种提纯复壮”的品种改良技术,种出的莲藕不仅个头大产量高,而且皮薄肉厚,脆嫩爽口,在市场一炮打响。渐渐地,蔡金云种植的莲藕被市场称为“移民藕”,名气大幅提升。

  执着当上“种藕王”

  蔡金云坚持种藕开始有了一定名声,当地移民和村民也纷纷要求加入种藕的行列。2008年10月,蔡金云在县镇的支持下,联合了10多户移民和一些本地村民,创办了“铜梁金荣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那以后,合作社对特困移民实行藕种优惠,并无偿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和培训。分期分批免费培训了一支100多人的种植技工和专业采莲骨干。在莲藕合作社带动下,移民和周边100多户入社种上了莲藕。

  如今,该合作社的莲藕种植总面积超过5500亩,形成了种植、运输、销售一条龙产业链,专业合作社的莲藕产品已经走向了重庆、绵阳、南充等城市,进入了更多的大中,型超市,年收入达到3000多万元。合作社也成为全区规模最大的蔬菜专业合作社。

  蔡金云靠种植莲藕创造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2009年,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他“重庆市第三届劳动模范”称号,2010年又被评为“全国农村科普带头人”。

  谈到自己的创业经历,蔡金云说,只有勤劳肯干和相信科学,创业就有希望,一定能实现致富梦想。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