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哈拉哈村有个“牛大姐”

   2014-03-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790
核心提示:  在德惠市朱城子镇哈拉哈村,有一位名声响亮的牛大姐,她不仅靠养殖肉牛发家致富,还牵头成立共富肉牛养殖合作社,带领其他村
   在德惠市朱城子镇哈拉哈村,有一位名声响亮的“牛大姐”,她不仅靠养殖肉牛发家致富,还牵头成立“共富肉牛养殖合作社”,带领其他村民走上共同致富路,使得哈拉哈村变成远近闻名的“肉牛村”。她就是哈拉哈村农民刘艳平。

  “春天来了,病毒、细菌开始繁殖,是肉牛发病的高峰期,尤其是小牛犊脆弱,可不敢马虎喽。”10日清晨4时许,正当多数农民还在睡梦中,刘艳平就早早起床和丈夫给牛喂草料,为小牛打预防针。刘艳平说,她家一共有80多头肉牛,对待这些肉牛她像照看孩子一样精心,不仅注意饲料的质量和牛舍的卫生环境,还要仔细观察牛的精神状态,反刍情况和牛粪状态。“这些肉牛可都是‘金疙瘩’,出栏后每头能卖上2万多块呢。”

  天亮之后,“牛大姐”的电话又开始忙起来了,多是同村或邻村农民打来的电话,向她咨询养牛的技术。刘艳平说,平时除了打电话咨询的,还有不少人到她家给肉牛寻医问药。

  提起自己的养牛经历,刘艳平告诉记者,2000年,“皓月集团”进驻朱城子镇,镇政府号召大家饲养肉牛,德惠市畜牧业管理局还给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扶持。经过一番考察之后,她感觉这个项目可行,就和丈夫拿出全部积蓄7万元,在院子里建起了一栋牛舍,买回来20头小牛犊,率先在村里养起了肉牛。

  “刚开始,没有经验,也不懂技术,确实挺难的。”刘艳平说,每当遇到问题了,她就向当地畜牧站的技术人员请教,平时没事儿的时候,就看看相关书籍。几年下来,肉牛养殖不仅给她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让她成了远近闻名“土专家”。2006年,刘艳平扩建了牛舍,存栏肉牛达到120多头。看到“牛大姐”养牛致富,村里人纷纷登门“取经”,陆续加入肉牛养殖行列。由于她平时和蔼可亲、乐于助人,被村里人亲切地称为“牛大姐”。

  “自己富不算富,大家都富了,这富裕才能来得长久。”刘艳平这样说。2012年春天,在她的牵头和组织下,村里成立了首个肉牛养殖合作社,其中养殖规模超百头的有5户。“成立养牛合作社,就是想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当时我就提议合作社就取名叫‘共富’吧。”

  如今,在刘艳平的带领下,哈拉哈村饲养肉牛的家庭发展到20多户,肉牛养殖成了该村的支柱产业,哈拉哈村也因此成了远近闻名的“肉牛村”。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