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医疗器械企业ISO13485认证筹备与审核应对指南

 
品牌: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
ISO体系认证: ISO13485
ISO13485: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
单价: 3500.00元/个
起订: 1 个
供货总量: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天内发货
所在地: 贵州 遵义市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25-11-04 11:36
浏览次数: 8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贵州汇黔通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会员第1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详细说明
      标准共8大章节,核心条款围绕“过程控制+法规合规+风险管控”展开,关键条款如下:

1. 范围、引用文件与术语定义

- 明确“医疗器械”定义(含体外诊断试剂IVD),区分“有源/无源”“侵入性/非侵入性”产品的共性要求;

- 引用ISO9001基础框架,但删除了与法规无关的“持续改进”“客户满意”的非强制性表述,强化“法规符合性”的刚性要求。

2. 质量管理体系总要求

- 需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QMS),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SOP)、记录表单;

- 明确体系的“过程识别”要求(如设计开发过程、采购过程、生产过程、不合格品控制过程等),确保各过程可追溯、可控制。

3. 管理职责

- 最高管理者承诺:需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的合规目标,任命“质量负责人”(需具备医疗器械专业能力和权限);

- 法规要求识别:建立机制持续跟踪各国医疗器械法规更新(如MDR对UDI的要求、NMPA对不良事件监测的规定),确保体系适配;

- 质量目标:需量化、可考核(如产品合格率≥99.8%、客户投诉处理及时率100%)。

4. 资源管理

- 人力资源:关键岗位(设计工程师、检验员、内审员)需具备“医疗器械相关资质+培训记录”,确保具备履职能力;

- 基础设施:生产环境需符合产品特性要求(如无菌医疗器械的洁净车间、植入性产品的隔离生产区);

- 工作环境: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温度、湿度、尘埃粒子、微生物限度等),并保留监测记录

5. 产品实现(核心操作环节)

(1)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 需评审客户需求的法规符合性(如客户要求是否违反产品注册范围、是否满足安全标准);

- 明确合同评审记录的保存要求(需留存至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

(2)设计和开发

- 全流程控制:设计策划→输入(法规要求、风险、客户需求)→输出(图纸、规范、验证方案)→评审→验证→确认→转移→更改控制;

- 核心要求:设计历史文件(DHF) 需完整留存,证明设计过程符合要求;设计控制文件(DMR) 需明确产品生产、检验的依据。

(3)采购

- 供应商审核:需对关键供应商(如核心零部件、灭菌服务)进行“法规合规性审核”(如供应商是否具备ISO13485认证、产品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 采购验证:建立进货检验机制,确保采购产品符合规定要求,保留验证记录。

(4)生产和服务提供

- 过程确认:对“特殊过程”(如灭菌、焊接、注塑)进行确认,确保过程稳定(需定期再确认);

- 标识和可追溯性:产品需具备唯一标识(如UDI),确保从原材料到成品、从成品到客户的全链条可追溯;

- 无菌/植入性产品特殊要求:需控制生产环境、人员洁净服穿戴、设备灭菌记录,避免污染风险。

(5)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 校准要求:检验仪器、设备需定期校准(可追溯至国家/国际标准),保留校准记录;

- 不合格设备处理:校准不合格的设备需标识隔离,禁止使用。

6. 测量、分析和改进

(1)监视和测量

- 产品检验:需按规定的检验规程执行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不合格品不得流入下一道工序;

- 客户反馈与不良事件:建立不良事件监测、报告机制,按法规要求向监管机构上报(如欧盟MDR要求48小时内上报严重不良事件)。

(2)不合格品控制

- 流程:标识→隔离→评审→处置(返工、返修、报废、让步接收);

- 关键要求:让步接收需经授权并保留记录,返工/返修后需重新检验。

(3)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 针对不合格品、客户投诉、内审发现的问题,分析根本原因,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并验证有效性;

- 记录需留存,作为体系持续优化的依据。

(4)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 内部审核:每年至少1次,覆盖全体系,审核员需具备资质(非被审核部门人员);

- 管理评审:最高管理者每年至少1次评审体系有效性,结合法规更新、风险变化、客户反馈等调整体系。

7. 风险管控(贯穿全体系的核心要求)

- 风险评估:需按ISO14971(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标准)执行,在设计开发初期识别风险,通过设计控制、生产控制等环节降低风险;

- 风险控制:风险需降低至“可接受水平”,保留风险管理文件(风险评估报告、风险控制措施记录);

- 风险再评估:产品设计更改、生产工艺调整、法规更新时,需重新评估风险。

 

文章总结:标准围绕过程控制、法规合规与风险管控,强调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法规跟踪、资源管理及产品实现流程要求。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贵州有机产品专业办理认证-汇黔通认证 带你走进商标的世界 贵州企业商标注册的类别、有效期以及商标申请材料包含哪些? 解读软著的特定场景权属认定规则 医疗器械企业ISO13485认证筹备与审核应对指南 贵州企业注册商标的费用 守护医疗安全: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体系重要要义 贵州办理GB/T27922售后服务认证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