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上海调研显示:食品安全亟需建立信息交换机制

   2011-08-06 中国食品网中食网7480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一次又一次触及了中国百姓对食品安全信任的底线和本已十分脆弱的神经,消费者甚至到了谈"食"色变的地步.面对报纸、电视等媒体曝光的一起又一起食品安全事件,很多人都会禁不住发出"我们还能吃什么?"的疑问.这一问,问出了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深深担忧,也问出了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信息的极大需求.基于这样的现状,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食品专业学生组成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发挥专业知识优势,就建立食品安全信息交换机制展开了调研.

  本次调研的目的在于采集最新鲜最真实的数据,了解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调查了解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信息的需求,从而为我国食品安全信息交换机制模型的构建奠定实践基础.

  为保证调研数据更加全面、准确,上海交大暑假社会实践团采用了多种方式,包括和国内外著名食品及相关企业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福喜、丰益、诺安等企业代表访谈,通过闵行区吴泾镇科学商店等实地发放问卷,采集消费者第一手的信息,通过网络问卷调查采集更广范围的消费者讯息,问卷回收率高达100%.

  调查显示,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并由此造成了较大范围的公众恐慌,主要原因在于食品市场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很少能接触得到正确、权威的食品安全信息.50%的消费者认为,加强食品信息公布"非常需要",37.35%的消费者认为"比较需要",这说明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信息的需求非常强烈,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提供给消费者食品安全信息的缺乏.

  调查显示,在食品安全领域,大众传媒、互联网等虽然为消费者提供了海量信息,但随之而来的是较大的信息处理成本.一方面,很多信息相对比较零散,不便于消费者有针对性地查找.另一方面,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在关于"目前通过何种途径获得食品安全信息"的调查中,媒体从政府、企业、食品类专业网站等选项中脱颖而出,占到了85.21%,即媒体成为消费着获取食品安全信息的主渠道.

  调查结果表明,在问及"是否能较简便地获取您所需要的相关食品安全信息"时, 35.21%选择了"由于信息不对称,没有良好的平台获得相关信息".对于"您对哪个来源发布的食品安全信息最为信任"的提问,选择"专业及权威的食品安全信息系统"超过了"政府"、"媒体"、"消费者协会等组织",占到了47.18%.但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看,我国政府没有专门的风险交流机构,同时民间也没有提供关于食品安全方面权威性的科学信息的独立的交流平台.

  根据调研结果,上海交大暑假社会实践团建议:我国亟需建立一个权威专业的食品安全信息交流平台,可满足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信息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可减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引起的不必要的恐慌,同时也能让社会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的监督.

  据悉,该实践团将基于此调研结果,结合国内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分析以及国外食品安全治理研究,进一步深入发掘,从实践中提炼出理论模型,尝试构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者互动的食品安全信息交换机制模型,使实践调研结果具有更宽广的适用性和参考价值.(记者 周晏珵)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