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承诺,一份责任;一项评级,一道防线。柳州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用“信用尺子”精准丈量,以“信用之钥”锁紧校园食堂安全大门。
今年以来,柳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创新推出校园食品安全信用管理体系,通过一套清晰透明的记分评定和结果运用机制,让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真正让信用“活”起来、监管“硬”起来。
信用看得见:食堂挂“等级”,管理有“刻度”
走进柳州试点城区的238所学校食堂,醒目位置都悬挂着一块“信用等级公示牌”。A、B、C、D四个等级,不仅是食堂管理水平的“成绩单”,更是师生家长择餐的“风向标”。
这套《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信用记分评定表》,就像一本“安全驾照”,从日常管理、硬件设施、操作规范到社会反馈、舆情处置,全部纳入考评维度。一旦发现问题,动态扣分立即启动,监管部门现场送达《信用记分变动告知书》,问题不拖延、责任不落空。
截至目前,试点城区已评出A级食堂202个,B级44个,C级1个,D级1个。信用等级不再是“纸上分数”,而是挂在墙上、亮在明处的真实信誉。
结果真运用:“信用好”能晋升,“信用差”要问责
信用管理,关键在“用”。柳州不让信用评价“沉睡在档案里”,而是将其深度融入学校考核、干部管理与执纪监督中,形成“评价—反馈—奖惩—提升”的治理闭环。
A级食堂“尝甜头”:信用等级高的学校,不仅在评优评先中占得先机,更成为学校食堂相关负责人职级晋升、职称评定的“加分项”。2025年以来,多名校长、副校长因管理出色获评优秀或记功奖励。
B、C、D级食堂“有压力”:信用等级偏低的学校,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教育、纪检监察等部门启动联合约束机制,采取约谈、调岗乃至移交线索等一系列措施。目前已对25个B级食堂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1所D级幼儿园主要负责人被调离岗位。
“以前检查是‘一阵风’,现在信用是‘一辈子’。”一位校长坦言,“信用等级直接关系个人前途,谁都不敢掉以轻心。”
合力促共建:家长齐参与,信用体系添动能
信用管理不是政府“独角戏”,而是家校“协奏曲”。试点城区推动建立230余个“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邀请家长代表担任“信用观察员”,走进食堂实地检查、参与满意度测评。
家长的声音,直接转化为信用记分的依据;家长的投诉,纳入台账管理、限时整改、闭环处理。真正实现了“家长参与—问题反馈—信用记分—整改提升”的良性循环。
成效展新局:机制见实效,小积分撬动大安全
从“要我做”到“我要做”,从“被动整改”到“主动管理”,柳州的校园食品安全信用管理,正以“小积分”推动“大安全”。
如今,试点学校食堂整改完成率100%,校方主体责任意识显著增强,部门监管严实有力,社会监督广泛有效——一个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格局,正在柳州稳步构建。
信用不是终点,而是安全的新起点。柳州将继续用好“信用钥匙”,守护好每一张餐桌,温暖每一个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