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苏消有话讲 | 婴儿被收茶位费合理吗?餐饮收费还需规范

   2025-09-23 江苏省消保委2660
  近期,“8个月婴儿没喝茶被收茶位费”话题登上热搜,引起网友广泛讨论。
 
  消费者黄女士一家在当地某海鲜大排档用餐时,包含2名婴儿,3名身高不足1米1的儿童,竟全部被按成人标准收取茶位费。对此,黄女士很疑惑:“8个月大的婴儿连碗筷都没有拆,也要付茶位费吗?”事件经曝光后,商家已道歉并退还餐费,涉事门店暂停营业。虽然这次纠纷已经妥善解决,但确实引发了公众对“茶位费”的疑问和思考,也凸显了部分餐饮门店收费模式存在的细节问题。
 
  在某些地区,源于当地的人情风俗,收取茶位费现象比较普遍。从此次事件来看,此次争议反映了三个问题:一是行业惯例与消费者权益的冲突。部分餐饮企业将茶位费视为理所当然的收入来源,忽视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收取茶位费,应当在消费者消费前如实告知相关情况,否则消费者可以拒付。二是收费缺乏合理性。对婴幼儿、未实际消费的顾客等群体收取茶位费的行为直接导致消费者困惑。三是收费标准不透明。许多餐饮企业未明确茶位费收取标准,或在消费者消费过程中才告知,让消费者陷入“被动消费”的困境。
 
  法条索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第九条,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三条,经营者销售、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应当按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明码标价,注明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计价单位、价格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情况。
 
  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
 
  江苏省消保委认为
 
  婴儿茶位费事件反映出餐饮行业收费仍有不规范之处。茶位费本身并非违规收费,其需以自愿、透明以及实际消费为前提。茶位费的收取应基于实际服务,茶位费的设立初衷是为消费者提供消毒餐具、茶水等服务的对价,若消费者未拆封餐具、未饮用茶水,本质上未接受相关服务,商家无权强制收费。婴幼儿既无自主使用餐具、饮用茶水的能力,也未实际享受商家提供的服务,所以不应收取婴幼儿的茶位费。即便是成年消费者,若未使用茶位相关服务,商家也不应收取茶位费。部分商家机械地将“按人头收茶位费”的收费习惯套用在所有消费者身上,忽视了收费应与服务相匹配的核心原则,本质上是忽视了消费者的权利,这种做法须及时纠正。
 
  省消保委建议
 
  对消费者:消费前主动查看门店公示的收费标准,可以询问茶位费收取规则,询问是否对婴儿提供免费基础服务,同时要求模糊表述的商家明确付费内容,避免事后争议。消费中注意留存纸质的账单或者电子的点单记录等凭证,若发现商家对未拆封的餐具收取费用,及时向商家提出并拒绝付费。若与商家协商无果,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对经营者:商家应规范收费行为,强化自身的诚信服务意识。可在门店用清晰字体标注茶位费标准,应根据餐具消毒、茶水等服务实际成本合理定价,避免虚高收费,在收费前主动向消费者告知。确属违规收费的,应主动退还费用并道歉,避免矛盾升级。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