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夏风徐徐,翠绿的稻叶迎着微风轻轻摇晃,默默昭示着夏季的繁盛。2025年7月1日,江西农业大学“向阳逐梦,标记青春”广水青禾助农团走进湖北省广水市观音堂村,探访当地村民,体验传承已久的艾草制作技艺,感受传统工艺与乡村发展的深度融合。
观音堂村访民情,解码乡村故事。“向阳逐梦,标记青春”广水青禾助农团在上午抵达了观音堂村,并深入观音堂村开展探访活动。走访过程中,团队走进村民家中,仔细查看居住环境和生活设施,并从日常生活,农作物收成以及孩子上学等方面了解村民家庭情况。通过与村民们面对面交流,团队成员了解了当地乡村发展情况,并与村民建立起良好关系,为团队日后助农工作搭建起坚固基础。
图为成员们正在送村中儿童回家 摄影/黄紫昕
艾草香里学非遗,探索乡村发展新动力。7月1日下午,团队前往观音堂村艾草加工厂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来到加工厂门口,放眼望去,大片翠绿的艾草整齐陈铺在地上,散发着独特的清香。负责人介绍说:艾草加工产业是当地发展较好的产业,因为艾草制成的产品丰富多样,销路更为广阔,利润也较为可观。沿着生产线参观,厂内的工人们熟练地操作者机器,将艾草压缩成紧实的块状完成打包。同时负责人向团队介绍了艾草加工方式:将采摘回来的艾草,经过晾晒、挑选,去除杂质后,便可进入制作环节。
随后团队来到艾条制作间,开始亲身体验艾草制品的制作过程。将晾干的艾草经过反复揉搓,去除茎秆,只留下柔软的绒絮。接着将艾草绒均匀地铺在特制的纸上,放入卷条机中,一压一按,利用机械压力将松散的艾绒压缩成条,最终完成艾条制作。这次体验,队员们不仅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魅力,也探索了艾草产业发展的无限可能。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体验艾条制作 摄影/刘祖安
细研乡村之行,共绘振兴蓝图。此次观音堂村之行,团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和乡村发展的活力。在这片土地上,村民们不断摸索着发展之路。而艾草,不仅仅是一种产品,更是村民们传承文化、发展经济、建设家园的重要纽带。以帮助乡村发展为动力,以实现乡村振兴为目标,“向阳逐梦,标记青春”广水青禾助农团正用实际行动贡献青春力量,展现青年担当!
图为团队在艾草加工厂前合影留念 摄影/刘祖安
作者:邹小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