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简报 第27期】福建山东河南四川四省农资打假工作成效显著

   2022-06-01 农业农村部10780
  编者按:目前,正值春播春管的重要时节,也是农资打假的关键时期。为加强交流学习,深入推进农资打假工作,我们将在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专刊陆续刊登各地农资打假工作进展,重点反映打假工作动态、做法、经验和成效。本期刊登福建和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公安厅、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视频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参考借鉴。
 
  福建省严管重打维护农资市场秩序 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福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把农资供应质量作为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狠抓农资生产经营执法监管,维护农资市场秩序和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全力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一、强化队伍建设,夯实执法基础
 
  以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健全机构,建强队伍,提升农资监管执法能力。一是全力推进机构改革。按照省委和省政府的要求,坚持“三统一、一确保”原则,统一队伍名称、统一机构规格、统一市带区执法,确保编制优先安排、人员优先配备,率先完成省市县三级执法机构组建,全部实现挂牌运行、集中办公,并专门设置农资打假岗位,明确专人负责。二是大力完善执法装备。启动省级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基本装备配备标准化项目,列入“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每年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加快执法装备的现代化、标准化步伐,配备执法车辆、执法记录仪、农兽药快检等设备,为农资打假工作提供支撑。三是着力提升执法能力。实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能力提升工程,围绕农作物品种权保护、农资质量等重点领域,在全省范围开展执法大比武、大练兵活动,通过理论教学、现场实训、案卷评查、互动交流、技能竞赛等方式,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实战水平。全省27个单位获得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单位和示范窗口称号,位居全国第一。
 
  二、强化日常监管,及时消除隐患
 
  坚持关口前移,线上线下联动,实现动态监管。一是加强线上常态排查。依托省级农资监管信息平台,将全省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及其产品全部纳入平台监管,全面推行农药、兽药实名制购买,全链条排查农业农村部通报以及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农资产品,实现闭环监管。二是加强线下重点巡查。突出重点农时、重点区域、重点产品,强化巡查检查、监督抽查和暗访暗查,发现问题适时跟进执法抽检,严厉打击套牌生产、侵权假冒、非法添加、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三是加强联合专项治理。履行农资打假牵头职责,会同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净化农资市场。2021年全省出动农业执法人员8.8万多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主体5.4万个次,查办农资违法案件475起,集中销毁假劣农资19.5吨。
 
  三、强化案件查办,保持高压震慑
 
  坚持露头就打,对违法行为重拳出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做到案件查处率、协查率、移送率三个100%。一是注重三级联动。省级动态跟踪重大农资违法案件,对涉及面广、危害严重、影响恶劣或社会关注的重大案件,实施挂牌督办、限期查办;市级对案情疑难复杂或跨区域的案件,直接查办或牵头组织查办;县级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建立清单逐项查办。二是注重全程协查。坚持“一地查案、省内联动、全国通报、一查到底”要求,对每一起农资案件逐级追溯来源和追踪流向,通报涉案农资所在地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源头管控,有效阻击假劣农资流入市场。三是注重行刑衔接。加强与公安等部门横向执法联动,建立健全信息共享、会商研判、联合办案等协作机制,对涉嫌犯罪的案件第一时间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涉嫌犯罪线索明显的案件商请公安机关提前介入、快查快办。2021年,省市农业农村与公安部门联合查办的某公司“生产、销售伪劣农药案”,当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农业行政执法10大典型案例,得到公安部通报表扬。
 
  下一步,将不断创新监管机制,强化监管举措,提升监管能力,努力推进福建省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再上新水平。
 
  山东省开拓创新多措并举 高质量推进农资打假专项行动
 
  山东是农业大省,也是农资生产使用大省。2021年,山东省实施县域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一张图”工程,强化多部门密切合作、多举措协同推进,聚焦重点精准打击,农资打假工作呈现底数清、措施硬、公开率高、震慑力强的良好态势。
 
  一、构建一张图,实现监管全覆盖
 
  创新监管方式,以实施“一张图”工程为抓手,整合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和管理信息资源,推动解决各类农资管理职责不清、信息分散等问题,提高了监管效能。一是全域快速推进。以县为单位,对辖区内种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等农资生产经营主体,核准坐标汇入电子地图,涵盖主体名称、联系方式、经营范围等信息,实行动态管理、信息公开,并逐步向全市一张图和全省一张图扩展。二是实现监管对象全覆盖。全省133个涉农县(市、区)全部建设完成一张图,42394个生产经营单位信息纳入电子地图,对有固定经营场所的主体实现全覆盖。三是提升监管针对性。一图在手,方便农民查询购买农资,也有利于监管部门实时掌握农资生产经营动态,实行差异化监管,对问题多发主体加大检查频率,提高监管执法效率。
 
  二、聚焦两个重点,实现打击精准化
 
  农资打假坚持“把好钢使在刀刃上”,靶向监管精准发力。一是聚焦粮食安全。省公安厅、农业农村厅联合启动打击危害粮食安全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以大案侦办牵引整体打击。2021年,全省侦办一批违法犯罪案件,其中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案件分别为25起、16起和12起。二是聚焦农产品质量安全。结合“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对我省明确的14个重点治理品种,深入分析部省两级监测发现的问题,溯源研判非法添加禁用成分等假劣农资造成的风险隐患,整合资金460多万元针对性加大抽检力度。2021年,省级抽检农药、兽药、饲料等农资样品3700多个,发现非法添加等问题产品134个,全部依法进行了查处。
 
  三、完善工作机制,实现监管聚合力
 
  不断织密农资监管网,齐抓共管,画好同心圆。一是部门配合联动抓。农业农村、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拧成一股绳,不断深化农资打假数据共享、风险会商、联动执法、案件移送等协作机制,联合开展拉网式排查,提高了问题发现率和执法震慑力。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省共开展部门联合执法300余次。二是区域协同共同抓。紧盯行政区域交界处农资监管薄弱问题,我省日照、临沂联合江苏连云港建立了农资打假和监管协调配合机制,加大了跨区域农资打假工作力度。三是线上线下协同抓。针对网络销售农资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强化信息收集研判,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监管。济南对线上假劣农资线索开展大数据分析并落地核查,破获非法经营农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捣毁黑窝点1处,现场查扣假农药20余吨。
 
  下一步,树牢全国“一盘棋”思想,深入实施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一张图”工程,高质量推进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坚决保供给、保安全、保障农民权益。
 
  河南省深挖严打强力震慑农资领域违法犯罪
 
  河南公安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与农业农村部门密切协作配合,对农资领域突出违法犯罪重拳严打,取得了明显成效。2021年以来,全省共破获农资领域犯罪案件19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74人,涉案总金额近4亿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提升政治站位,强力组织推进
 
  河南是农业大省、全国粮食大省,农资安全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大局和农民切身利益。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对国家粮食安全、种业安全和水资源保护作出重要指示。当年6月,省公安厅迅速组织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严打涉粮涉水领域突出违法犯罪“雷霆4号”行动,同时,将打击农资犯罪工作纳入全省考评体系,精心组织部署、强化督导推进,拉动全年打击农资犯罪取得显著成效。
 
  二、坚持情报导侦,实施精准打击
 
  一是构建情报研判体系。省厅明确提出全省食药环侦情报研判工作“省市有专班、县级有专干”的目标要求,推动组建了200余人的自上而下的情报研判队伍,对重大农资案件、重要农资线索,由省厅食药环侦总队牵头,抽调涉案地情报研判骨干开展研判会战,多方经营线索、侦办农资大案。二是建立情报研判闭环机制。通过多渠道收集情报,常态化研判推送线索,狠抓核查反馈闭环管理,有力提升了线索落地成案率,2021年通过研判线索落地核查破获农资案件近百起。三是建立打击农资犯罪数据模型。全面梳理涉农资案件数据,综合分析农资犯罪原料、包材、资金、物流等多维度信息,建立数据模型,批量产出线索,实施精准打击。如我省2021年建立的生产销售伪劣兽药犯罪线索发掘数据模型,已成功产出线索156条,捣毁窝点203个,该模型被公安部评为优秀模型。
 
  三、组织破案攻坚,强力震慑犯罪
 
  紧盯春耕秋播等时令节点和农资犯罪高发区域,集中开展破案攻坚。一是大案牵引。对农资大要案件,由省厅牵头,指导地市实施专案专办,先后成功破获部督鹤壁市王某涛等人生产销售伪劣种子案、周口市“9.24”制售伪劣农药系列案等一批大要案件,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50人,查获假冒玉米种子300余吨、伪劣农药2万余瓶。二是集群打击。对在侦案件,及时梳理线索,精准发起集群战役,破一起大案、带破一批小案。2021年共发起全国全省协查18次。三是雷霆行动。去年我省食药环侦部门3次发起全省集中打击“雷霆行动”,行动期间,共侦破农资犯罪案件7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4名,有力震慑了农资犯罪。
 
  四、加强协作配合,开展严打严治
 
  积极对接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印发打击农资违法犯罪行刑衔接工作意见,协调农业农村部门依法及时出具假劣农、兽药认定意见,破解办案瓶颈性问题。坚持重大疑难案件公检法会商制度,形成执法司法共识。省厅牵头侦办的平顶山“4.01”制售假劣农药化肥案件,公检法通力协作,2021年8月一审判决22人,两名主犯龚某、张某中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取得了良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持续保持对农资犯罪高压严打态势,为保卫河南粮食安全、服务保障民生、推动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川省笃定创新监管模式 筑牢农资产品质量安全堤坝
 
  化肥、农膜和农业机械是重要的农资产品。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结合职能职责,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认真贯彻落实《2021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强监管、提质量、保供应、稳价格,突出专项治理,维护市场秩序和广大农民合法权益,服务于稳住农业基本盘。
 
  一、找准切入点,聚焦聚力强化履职尽责
 
  坚决扛起农资产品质量安全政治责任,紧紧扭住春耕备耕、三夏、秋冬种等重点农时,锚定化肥、农膜和农业机械等重要农资产品,瞄准乡镇农贸市场、特色产业集聚区、农资经营集散地等重点区域,紧盯监督抽查不合格生产、销售以及不守信企业等重点对象,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坚持多部门多机构联动互动,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强化生产源头管控,严防质量安全风险,加强流通领域巡查检查,严查严打制假售假违法行为,维护农民利益,防止伤农误农。
 
  二、守住安全线,靶向精准创新监管手段
 
  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充分发挥省局“头脑”的统筹、市(州)局“两只手”的推动、县(区)局“两条脚”的落实作用,协同作战,精准发力监管。顺应许可制度改革,突出制度建设,规范化肥生产许可获证企业监督检查,全覆盖“一把尺子”量到底。开展专项整治,拉网摸排化肥、农膜和农业机械生产销售企业3142家,督导质量安全隐患逐一整改、动态清零。强化监督抽查,聚焦农资产品重要指标和参数,跟踪不合格生产销售企业,省级监督抽查463家企业593批次,及时组织后处理和公告、通报抽查结果,形成信息反馈和共享机制,提升监管效能。注重风险防控,对有机肥料、水溶性肥料、生物肥料开展风险监测360批次,警示、引导科学购买,高效施用。
 
  三、严查违法案,规范净化市场经营秩序
 
  把严厉打击农资产品制假售假、以次充好和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等违法行为列入“春雷行动2021”子行动,重拳出击,打规结合,立案查办农资案件189件,整治净化农资市场乱象。深化横向协作,着力构建工作协作平台,建立和完善执法办案联动机制。与农业农村、公安等部门联合召开全省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典型案件新闻发布会,保持“利剑高悬”的高压态势,让监管“长出牙齿”。
 
  四、问诊技术扶,固本培元助推提质增效
 
  按照“全面会诊、问诊开方、除疾治病”技术帮扶思路,充分发挥技术机构的技术优势和专业特长,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载体,组建技术专家帮扶团队,零距离为质量问题较多的45家化肥企业开展质量诊断服务,“一企一书”“一企一策”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同时注重加强生产和经营者遵纪守法意识,多种形式增强农民识假辨假能力和维权意识,让市场倒逼生产和经营者重视质量、保证质量、提升质量,倒逼生产和经营者满足市场需求,服务“三农”,保供增收。
 
  下一步,继续加强农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认真、全面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