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抓好小作坊 护好大民生

   2021-08-25 中国食品网11410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是当前食品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就业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其多、小、散、乱的特点,始终是食品安全隐患的高发区和监督管理的重点、难点。
  
  目前,红花岗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小作坊多开设在城乡结合部及农村地区,个体经营为主,投入少、规模小、生产设备老旧、生产工艺较为落后、生产场所环境较差;二是食品小作坊经营者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缺乏卫生管理意识,对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多,对技术规范行业标准更是知之甚少,缺乏食品安全预判能力和防范意识;三是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后,监管和执法不能有效衔接,案件线索移交难,办案周期延长,不能及时对违法经营行为进行有效打击,降低了市场监管执法威慑力。
  
  为进一步强化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红花岗区市场监管局充分履职尽责,全面加强源头管理,不断规范小作坊生产经营行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一是严格按照《贵州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督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对提出申请登记的小作坊规划指导、现场核查,将符合生产条件并自检合格的小作坊依法登记备案,纳入监管范围,对不符合加工条件的小作坊,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全程跟进直至达标;二是加强和规范食品小作坊日常监管,建立并完善小作坊监管台账,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日常巡查和整改回访工作力度;三是重点检查生产场所卫生情况、原辅料进货查验情况、添加剂使用情况、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情况等。对有不良记录的小作坊增加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检的频次,特别是百姓日常生活消费量大的粮食加工品、豆制品、肉制品等列入重点抽检品种;四是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品种小作坊的监管力度,全面清查小作坊食品违法行为,同时联系农村片区各村食品安全协管员,积极发挥镇办协管员作用,建立完善小作坊发现机制,对红花岗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形成全范围监管,避免发生区域性、规模性食品安全事件。
  
  截止目前,红花岗区食品加工小作坊237家已经完善证照规范经营,另有41家正在办理证照过程中。(红花岗区市场监管局)
  
  构建网络便民新阵地  提升服务质量新高度
  
  近年来,“互联网+政务服务”成为各地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便民政务服务新政地重要举措。桐梓县及时搭乘改革东风,打造一网通办、全省通办、跨省通办、一件事等便民举措,构建网络服务新阵地,切实提高服务群众质量。
  
  一网办理,缩短服务距离。通过贵州政务服务网“企业开办”专区进行设立登记、印章刻制、申领发票、银行开户、社保登记、医保登记、公积金登记等环节。申请人只需按系统提示进行用户注册、网上填报登记信息、网上签名提交申请资料即可,后续资料自动推送相关业务部门审核反馈结果,全程无需提交任何纸质资料,为企业、办事群众搭建起办事不见面,服务零距离的政务服务平台。
  
  一网公示,确保信息畅通。通过贵州网上办事大厅,及时公示更新审批事项的最新政策、办理要件、申办材料等信息,企业和群众通过网上办事大厅,24小时无障碍获知办理业务的内容介绍、政策依据、办理时限、申报资料、基本流程、表格下载等方面的信息。同时,对外公告办事人员信息、监督举报电话,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举报,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促进服务不断优化提升。同时实现线上线下、内网外网业务流程有效衔接和无缝贯通,提升企业和群众享受政府公共服务的体验。
  
  一次告知,确保实效提升。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自助服务一体机,方便群众在线申请。审核人员在进行外网申请资料预审过程中,一次性指出材料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修改意见,对问题复杂的通过拨打委托办理人员电话详细说明初审不通过的原因及修改建议,在其修改提交之后通过延时服务等方式及时审核,力争让办事群众舒心满意。压缩审批时限,在企业开办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的基础上,再次优化窗口设置,延长服务时限,力争将办理时限进一步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跑出便民加速度。(桐梓县市场监管局)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