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青岛盐碱地稻作改良万亩示范开工

   2020-03-05 央广网4880
   央广网青岛3月5日消息 3月5日,在青岛市城阳区上马街道举行了盐碱地稻作改良万亩示范基地开工仪式,袁隆平院士致信称,计划将耐盐碱超级杂交稻“超优千号”的种植面积在青岛、东营、潍坊的盐碱地扩大到1万亩以上。
 
  记者在开工仪式现场看到,数百台现代农业机械正在城阳区桃源河畔的盐碱地试验田中进行土地整理作业。据了解,通过盐碱地的全面开垦整理,城阳区将于今年5月份在5000亩改良土地上全部插上水稻秧苗,这将直接带动桃源河两岸13000多亩盐碱地的高效利用。
 
  试验田中,十几架植保无人机在不同区域巡回喷洒土壤调节剂。据了解,植保无人机采用GPS定位系统,前期只需对作业区域进行测量登记,并标记水塘、电线杆等障碍物数据,再将数据传至手持终端,无人机即可根据设定的线路、区域进行喷洒作业,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在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实验室里,科研人员紧张忙碌,检测稻种样品,测试种子发芽率,通过对全国各基地水土气候条件分析,选择符合当地光热条件的品种材料,并将种子进行筛选,为各基地的海水稻种植生产做好备种分装。
 
  据了解,袁隆平院士计划今年在全国开展海水稻万亩片实验示范,在山东青岛、潍坊、东营等地示范推广耐盐碱水稻一万亩以上,在内蒙古杭锦旗、新疆等地示范推广五千亩以上,海水稻团队今年在全国的示范种植面积将达到100万亩。袁隆平院士在对项目开工的致信中称,2019年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在山东东营盐碱地试种耐盐碱超级杂交稻“超优千号”500亩,取得比较好的结果,平均亩产达到600公斤/亩,高产田块达到800公斤/亩。为进一步促进粮食增产,计划将“超优千号”的种植面积在青岛、东营、潍坊的盐碱地扩大到1万亩以上。
 
  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国栋表示,计划用5-8年时间改造1亿亩盐碱地,为中国增加1亿亩良田,为世界多养活5亿人口。目前已经在青岛城阳、山东东营、陕西延安、新疆喀什、浙江温州、黑龙江大庆和阿联酋迪拜等国内外7个特征地域进行产业化推广应用,并建立盐碱地稻作改良示范平台,总示范面积2万亩,合同额1.5亿元,储备土地改良面积超过50万亩。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