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浅谈国有企业如何以党建促城建,以城建促发展

   2019-03-22 中国食品网26190
核心提示:  内蒙古大兴安岭农垦集团公司党委委员、政工部长解仁祖  国有企业党委如何适应新形势,促进城乡建设事业再上新台阶,走出一
  内蒙古大兴安岭农垦集团公司党委委员、政工部长解仁祖
 
  国有企业党委如何适应新形势,促进城乡建设事业再上新台阶,走出一条围绕城建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城建的新路子,成为当前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瓶颈。内蒙古国营甘河农场党委在近几年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取得较好成效。
 
  一、甘河农场的基本情况
 
  甘河农场始建于1966年,现有耕地35万亩,是大兴安岭农垦耕地面积最大的农场。农场下设15个建制队,10个直属单位。全场户籍总户数5831户,社会总人口30500人,全场职工1866名。实现社会总产值5.7亿多元,生产粮食3亿多斤。2015年职均收入54216元,人均收入17250元。2014-2017年,农场实现利润过亿元元。农场党委下设29个党支部,现有党员766名。农场党委连续六次获得大兴安岭农垦集团公司先进党委称号,先后两次荣获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6年获呼伦贝尔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二、统筹发展,突出特色,全力打造大豆之都
 
  2013年以来,甘河农场按照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的部署,突出“党建引领促发展,产城互动强支撑,综合改革创活力,城乡统筹建小康”的内涵,充分发挥党建在城镇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突出打造大豆主题农场和品色小镇建设,使甘河农场成为辐射莫旗东部五个乡镇的经贸、文化、交通中心。
 
  (一)科学编制,以先行规划描绘创建美好蓝图
 
  早在2011年底,甘河农场全面启动农场场队规划编制, 聘请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的专家修编了城镇总体规划,明确了“一三产业融合为主的生态宜居城镇”定位,进一步改善垦区农场场部和生产队居民点的生活居住环境,通过规划编制寻找到更多可开发利用的项目,做到规模适度、功能齐全、分区合理、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及时将垦区场队规划编制纳入市县总体规划等,实现农垦利益最大化,促进农场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2013年编制了农场城镇总体规划,2015年编制了《甘河农场城镇建设“十三五”规划》。形成了政务区、住宅区、商业区、绿化休闲区、文化活动区等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系统完善的城镇新格局。在发展布局上,自觉将城镇建设融入社会主义新农垦建设的历史任务中,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力争到“十三五”末,城区面积扩展到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突破4万人,城镇规模5平方公里。基本实现城镇道路网络化、基础设施完备化、居民住宅小区化、公益设施现代化、服务设施舒适化“五化”目标,把甘河农场场部建成积聚和辐射功能较强、布局较为合理、综合功能较为完善的呼伦贝尔岭东特色新兴小镇。
 
  (二)抓住机遇,以项目建设完善城镇基础设施
 
  农场党委借助生态移民、一事一议等扶持政策,加快农场城镇化建设步伐。
 
  2013年以来,农场共投资3亿元,加大场队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大场区楼房的建设和改造工作,新建改造楼房28栋,使场区楼房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二是投资4000万元,场部地区实现集中供热,供热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三是新建场区南北两条环城路和街巷硬化路26公里,对外交通便利顺畅,年客流量达到24万人次;四是完成场区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栽种行道树2万余株,完成场区文化墙建设500米,绿化面积达23万平方米,楼体全部实现亮化;五是完善了场部地区供水供电供热管道线路整治,实现了24小时供水,场区主干道路的改造升级,闭路电视、网络光纤的安装和商贸市场的改造,完善各类健身娱乐设施及排污治理等环境工程。六是农场成立了物业公司、城镇管理管护队,划分了环境治理分担区,以支部为单位,组建了便民服务站、服务队,建立了环境治理长效机制。七是拥有中小学、幼儿园、职工医院、群众文化活动广场、灯光球场和水上公园;八是加大了对各基层单位基础设施投入,美化职工生活和工作环境,达到以场部带动全场换新颜的目的;九是为加强城镇服务功能,引进了税务、工商、交警、运管、电力、客运站、银行、移动通讯等21家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 十是城镇化建设带动了工商、物流、场办工业、服务业的发展。近年来,先后落户甘河场部3986人,场部地区个体工商营业户517家,每年提供工商服务业正常就业岗位1400余个。   
 
  (三)突出特色,建设宜商宜居城镇
 
  一是突出商贸特色,建宜商之城。按照建设商业城镇的要求,实施了中心大街形象提升、4条道路对接,环镇北路、南路、111国道沿线拓宽等工程,城区街巷全部实现高标准硬化,形成3纵3横总长20公里的框架路。市场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带动商贸户500余户。
 
  二是突出人本特色,建宜居之境。坚持“以绿美城、以水秀城、以开发扩城”,实施了亲和广场、燕子湖、城乡绿化亮化和民心小区开发等一批城建精品工程,通过生产队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程,提升城镇品位,美化人居环境。同时,实施城区经常化清洁和管护,营造了整洁有序、清新怡人的人居环境。通过营造城镇特色,吸引人气,汇聚商气,增加财气,城镇承载力、辐射力和带动力不断增强,成为转移农生产队劳动力的重要集聚地。
 
  (四)强化产业支撑,提高小城镇的集聚水平
 
  一是做大主导产业。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进一步调优结构,积极打造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为龙头企业建好既有质量又有效益的“第一车间”。目前有豆瓣酱酱油厂和冷轧豆油厂两个产业化经营项目,龙头加工企业规模逐步扩大。二是壮大特色产业。农场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对有意愿发展庭院经济的员工,在开办豆制品加工、面粉加工、制酒、酱菜、食用菌等小作坊,给予争取贷款帮扶和提供场地等政策扶持,工会在技术服务上予以帮扶,成立协会、联系订单,积极做好协助销售产品工作。三是建肉食加工基地。近几年,农场新建育肥牛小区和育肥羊5000余平方米,为肉食加工企业建好基地。    
 
  (五)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镇化发展
 
  为提升农垦知名度,增加职工增收渠道,农场党委提出“创新实干、立旅游为业,做大做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思路。一是以五连“党员先锋连”主题连队建设为载体,打造五连风情园旅游平台,带动旅游产业发展。开办了“寻大豆之根、品豆腐盛宴”具有浓郁大豆文化品味的风情园餐厅;二是以有机农产品采摘为主题,成立了土特产协会、有机蔬果协会、蓝莓协会、有机小麦、大豆协会,专业生产有机食品,供游客采摘、品尝、购买;三是重点把打造燕子湖公园打造成集游玩、观光、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城区多功能基地;四是以大豆主题农场建设为载体,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条,把甘河农场打造成为中国大兴安岭大豆之都的旅游名镇。
 
  三、以党建促城建,打造主题农场,提升职工群众幸福指数
 
  (一)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城镇文化品位
 
  一是农场党委开展了“德润甘河·诚信甘河·礼仪甘河·文明甘河”主题活动。开展了“流动党课下基层”、“五进家庭”、“道德模范评比”等活动。二是农场成立了百人秧歌队、百人广场舞队、百人鼓乐队,每年举办五场“甘河之夏”大型广场文艺汇演;成立了“菽乡文学社”、“乒乓球协会”、“摄影协会”、“文体协会”等社团组织。三是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弘扬传统文化和军垦特色文化。
 
  (二)提升素质,以民主管理保障城镇建设成果
 
  一是结合“三新”教育,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群体评比活动,引导群众做文明人。二是结合“下乡”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先后组织800余名群众参加各类技能、就业和创业培训。三是结合“三民”目标,推进以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为重点的基层民主制度,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服务力显著提升。
 
  (三)改善民生,以和谐稳定提升城镇文明
 
  不断拓展公共服务范围,大幅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一是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五险”工作,参保率100%,落实城乡低保1188人,职工群众后顾之忧得到切实解决;二是不断拓展便民服务网络。建立综合服务中心,为职工群众实行一站式集中服务。
 
  (四)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为城镇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一是在推进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农场党委始终坚持党委统揽全局,充分发挥党委整体工作布局和协调各方的作用,在小城镇建设中,党委书记主持组建宣讲团,亲自到一线宣讲,教育职工牢固树立安居乐业,建设美好家园的思想。参与的职工群众达到3000多人次。二是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把支部建在连上,城镇建设让农场党委抓党建有了新载体,有了抓手,也见到了成效,群众对党建创新看得见,摸得着,从中得到了实惠。
 
  四、农场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甘河农场小城镇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小城镇建设的速度、质量和规模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小城镇建设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城镇中心区规模偏小、功能单一;二是道路交通系统仍不够完善,城内缺少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三是居民建房混乱,道路两侧景观,绿化等有待提高;四是绿地、广场、垃圾处理、公共设施应配套不完善;五是城镇内的商贸市场需加强管理,并且要按功能分区、逐步完善;六是农场社会负担大,建设资金短缺。   
 
  要想使甘河农场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一) 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总体发展规划总体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依据和前提。一是城镇规划必须注重指导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突出规划的科学性、超前性和可预见性。二是要从长远利益考虑确定小城镇的基本功能。
 
  ( 二) 要多渠道筹措城镇化建设资金要引入市场机制,建立企业和个人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公共基础设施是城镇发挥其资源配置功能的基本条件。由于资金的缺乏,甘河农场大多数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因此,必须加大投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要做好土地有偿使用这篇文章,引入市场机制,以土地开发带动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主要靠社会资金和民间投资建设城镇的基础设施;要本着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 的原则,通过提供特许经营权和实行招标承包等方式,吸收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经营管理;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房地产开发和新村建设。
 
  ( 三) 发展场直中小企业。吸收剩余劳动力发展场直地区中小规模企业,有利于促进农场剩余劳动力和季节性富余劳动力向场部转移,从而推动全场二、三产业的发展壮大。目前场部有豆油、干豆腐等豆制品加工厂、面粉加工厂、农机修造厂等民营企业,每年可以吸收利用剩余劳动力达到200人左右,间接地拉动了农场的小城镇建设。下一步农场还应通过招商引资发展以农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龙头企业,吸收农场下辖生产队和周边地方乡镇人口向场部集中,为小城镇建设注入活力。
 
  ( 四) 以场部地区为重点推进小城镇建设。农场城镇化建设应该以场直地区为重点.同时也要统筹考虑撤并生产队后的管理区建设,对于人口相对集中的生产队队区建设的重点应该是基础设施和公共福利设施的配套建设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完善功能,改善环境。重点放在绿化、净化、香化、美化、亮化上来,为居住者提供一个人与自然、人与城镇和谐共存、和谐共建的生活环境。
 
  甘河农场将进一步扩大以党建促城建成果,继续围绕大豆主题农场,建设生态型、园林式、现代化农业城镇,吸引更多的人到农场投资建场,返乡创业,力争把甘河农场建设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最具有农垦特色的新兴城镇和赋有盛名的中国大兴安岭大豆之都。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