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中医药治疑难杂症显神通——访中医名家杜忠涛

   2018-11-02 26890
核心提示: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文化的普及、健康观念的转变和医学模式的更新,中医药逐渐受到了国际社会和众多国家、地区民众的广泛关注和认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文化的普及、健康观念的转变和医学模式的更新,中医药逐渐受到了国际社会和众多国家、地区民众的广泛关注和认可。我国也落实政策,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越来越多的名中医受到人们的关注,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江苏省国医馆名老中医——杜忠涛(现坐诊于江苏省国医馆恒大中医医院)。

杜忠涛

江苏省国医馆恒大中医科主任

江苏省名医堂专家团成员

中医疑难杂症专家

曾执诊同济医学院、同仁堂

师从武汉名老中医柳璟椿先生

杜忠涛主任在治疗各类疑难杂症时,更注重整体观念,参合地域人群体质成因,强调辩证施治,运用中医理论理论进行治疗各种慢性病、疑难杂病取得了满意效果。凭着对药物的深入理解和多年丰富临床经验的积累,在各种疑难病和亚健康病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自幼游学岐黄术 师从武汉名中医

杜忠涛,自幼体弱多病,畏为医己,游学岐黄,博览群籍,熟读《药性赋》、《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金匮要略》、《难经》等医学专著,在不断的学习与专研过程中,使杜忠涛不仅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坚定了杜忠涛今后学医、行医的决心。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杜忠涛终于如愿负笈於湖北中医药学院,接受了系统的中西医教育,学习了博大精深的中医学。后更是有幸得到世代祖传名老中医柳璟椿先生之教诲,启蒙授意,巧解心结,得窥医门济世之法。后又遍访名家,问道于黄金陵、郭山吉、樊襄阳、费维光、关祖湘等诸多名师。

纸上得来终觉浅 实践才能悟医道

在学医期间,杜忠涛并不满足于单单理论上的知识,因为他明白中医贵在实践,晦涩抽象的中医理论只有在临床实践中才会变得更加直观。如果只靠一味的死记硬背,离开了临床,是永远学不会中医的。因此,杜忠涛经常随师临证、代师出诊,深得诸位老师和患者的信任。在经过数年的学习经历中,杜忠涛在中医理论、临床诊疗方面的经验越发丰富,学术造诣颇深,治疗效果显著,深得患者口碑相传。

杜忠涛主任在治疗失眠抑郁、慢性咳喘、脾胃疾病、肿瘤疑难病、男妇科疾病等多种疑难杂症方面,见解深刻,辨证确切,用药灵活,屡起沉疴,常常能起到独特的治疗效果,此外,他用中医理论分析和独特方法治疗疑难杂症,如关节炎、肩周炎、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常有拨云见日之效。

医者仁心苏万物 悬壶济世救众生

数十年从事中医疑难病的诊疗工作,杜忠涛领悟到了“人之痛,己之痛”的大医精神,尊敬和爱护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就诊者。杜忠涛主任在接诊时,对待患者不仅耐心讲解,严谨辨证,在用药时更是精确恰当。对于一些有心理上阴影的患者更是以自身阅历进行开导,让患者与家人朋友多多交流,寻找一些新鲜事物,发展一些个人兴趣爱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从而来感受生活的美好,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杜忠涛说:“很多医生会为图一己私利而故意迎合、取悦患者,妄图用“人情方”来开除贵重药材,这种做法实乃害人害己,更是让现有的医患关系更加紧张。”杜忠涛主任认为,处方用药不是选贵的而要选对的,并且组方必须要经得起临床上的考验和推敲,反思之而无愧悔。一要尽量降低药材带来的毒副作用,切勿导致患者病未愈脏又伤,二要忌“望而生畏,闻之刺鼻,食后作呕”及疗效不确之药,至于贵重之药,给国家、个人带来过重负担,也应当力求避免。

坐诊江苏省国医馆恒大 福泽荆楚润大地

杜忠涛积累了丰富的中医疑难病临床诊疗经验,现坐诊于江苏省国医馆恒大中医医院,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疑难病患者络绎不绝,经杜忠涛主任的综合疗法施治,多数患者的病情已经得到缓解或好转,不仅病症消除,痛苦减轻,更是从源头消除了疾病,使病情不在复发。

江苏省国医馆恒大中医医院坐落于紫金山下,地处繁华市区瑞金路27号,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一所以中医为特色的综合性中医诊疗机构。医馆以中国传统医学为基础,默默耕耘于望、闻、问、切与辩证施治之妙方良药的开拓与创新,通过运用中医特色诊断方法,结合中药配伍的“四气五味”原则辩证施治,对治疗失眠抑郁、风湿病、肿瘤疾病、脾胃疾病、男妇科疾病等中医疑难病有很深的造诣,深受业内人士和广大市民的认可。

中医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民族文化

立志岐黄,也算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业中医,不只下可谋生,中可修身,上则造福人类、万古长青。亦如华岫云在为《临证指南医案》作序时所说:“昔人有三不朽之事,为树德、立功、立言也。盖名虽为三,而理实一向。要之,惟求有济于民生罢了”。否则,张仲景怎样会放弃政界应酬,而在公堂悬壶济世;李东垣又怎样会散尽掌珠,一心学医,救民於苦海!作为中医文明的传承者,我们应将这种良好的物质与精神文明义不容辞地发扬下去。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有云:“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志者不能至也。”本篇陋文并非中医的《劝学篇》,只是一个多走过一点中医之路的研习者的一点感受,希望後学踏进中医之门时不要迷茫。我已经管中窥豹,看到点中医奇伟之处,如果大家能“有志与力,又不随以怠”,就一定能在中医这个宝库中多挖掘出一些对人类健康有益的宝藏,同时也有益於“齐家、修身”。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