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写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这为新时代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普及宪法知识。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普及宪法知识,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营造良好氛围。宪法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是实施宪法的重要基础。
人民权益要靠宪法保障,宪法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就必须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宪法意识,自觉做宪法的崇尚者、遵守者和捍卫者。并把宪法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全民宪法知识学习;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作用。
二、坚持依宪执政。宪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我们党首先要带头尊崇和执行宪法,把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
三、推进宪法实施。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用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宪法实施。要完善宪法监督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大力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作者:中共凯里市委组织部 游媛媛